基督教史(新版宗教史丛书)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基督教,基督教史,
品牌: 王美秀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42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214041200
·条形码:978721404120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版宗教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编辑推荐《基督教史》是我国最有权威的专家编著的一部最有权威的基督教史。它内容完整充实,史料翔实,对基督教的渊源、发展以及各种运动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
目录
第一章 基督教的渊源
第一节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 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
二 民族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
第二节 基督教产生的宗教背景
一 犹太教
二 犹太教的经典
三 弥赛亚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基督教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耶稣
第一节 犹太民族解放斗争内部的分化
一 撒都该派
二 法利赛派
三 艾赛尼派
四 奋锐党
第二节 史料中的耶稣
一 现存重要史料中缺少关于耶稣的确切记载
二 《死海古卷》中的“拿撒勒人”
第三节 《福音书》中的耶稣
一 耶稣的诞生
二 耶稣开始布道活动前的准备
三 耶稣的布道活动
四 耶稣的基本主张
五 耶稣的受难与复活
第三章 基督徒社团时期
第一节 基督徒社团
一 基督徒社团的产生
二 基督徒社团的组织与活动
第二节 保罗
一 保罗皈依基督
二 旅行布道
第三节 基督教的产生
一 《新约圣经》的形成
二 基督徒社团脱离犹太教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
第四章 早期教会
第一节 早期教会的发展与变化
一 早期教会生活状况与发展壮大的原因
二 早期教会的组织
三 早期教会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与日渐腐化
第二节 早期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一 教会争取罗马政府的承认
二 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实行镇压与怀柔的两手政策
第三节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一 《宽容敕令》
二 《米兰敕令》
三 国家教会
第四节 七次大公会议
一 第一次大公会议——尼西亚公会议
二 第二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公会议
三 第三次大公会议——以弗所公会议
四 “以弗所强盗会议”
五 第四次大公会议——卡尔西顿公会议
六 第五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公会议
七 第六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第三次公会议
八 五六会议——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公会议
九 圣像破坏运动与第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第二次公会议
第五节 古代教父
一 哲罗姆
二 奥古斯丁
三 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
第五章 基督教的传播与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第一节 东派教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 君士坦丁堡牧首区
二 安提阿牧首区
三 亚历山大里亚牧首区
四 耶路撒冷牧首区
第二节 西方(罗马)教会在欧洲的发展
一 基督教在不列颠诸岛的传播
二 基督教在法兰克等地的传播
三 罗马教会在欧洲其他地区的活动
第三节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第六章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
第一节 教皇的由来及其地位的巩固
一 教皇的由来
二 罗马教皇与法兰克人
第二节 教皇权势发展的顶峰
一 主教叙任权之争
二 教皇与德皇腓特烈一世的斗争
三 教皇权势的进一步扩大
四 教皇权势的顶峰
五 教会法与《教会法典》
第三节 教皇权势的没落
一 皇权对教权的初步胜利
二 阿维农教廷
三 西方教会大分裂
第四节 经院哲学
一 经院哲学的一般特点及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
二 早期的唯名论者贝伦加里、洛色林和阿伯拉尔
三 经院哲学的典型代表安瑟伦和托马斯.阿奎那
四 中世纪晚期的唯名论者罗吉尔.培根、司各脱和奥卡姆的威廉
第七章 十字军
第一节 十字军战争的由来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
一 第一次东侵
二 第二次东侵
三 第三次东侵
四 第四次东侵
五 儿童十字军
六 第五至第八次东侵
第三节 十字军东侵的后果
第八章 修道制度的兴起与异端运动
第一节 克吕尼改革运动与西多会
一 克吕尼改革运动的兴起
二 西多会
第二节 异端教派
一 阿尔诺德与阿尔诺德派
第九章 东正教的传播
第十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会
第十一章 宗教改革
第十二章 罗马教会的反改革运动及其内部整顿
第十三章 宗教改革后期的新教与天主教
第十四章 英国和美国的福音运动
第十五章 近代天主教
第十六章 近代传教运动
第十七章 19世纪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基督教新教
第十八章 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基督教
第十九章 20世纪的基督教
第二十章 中国早期的基督教
第二十一章 中国近现代的基督教
附录
新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距离组织编写这套宗教史书至少有15个年头了。15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值得骄傲的变化,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形势下,出版社还要求再出新版,说明这套读物还有读者群,还有社会需要。
最初编写的目的比较简单:我们对于宗教缺乏知识,尤其是对于世界性宗教,缺乏系统的、客观的知识;而通过对宗教史的基础研究,可以是补上这一课的一个好方法。因此,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参加编写的同志普遍注意到社会史与宗教史的关系,宗教信仰与宗教神学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诸多宗教派别的各自特色,以及它们得以形成的原因。在语言上,尽可能简练明晰,争取蕴涵的内容充实一些,可读性强一些。虽然在方向上是这样定的,但具体做起来,各本书的风格还是有差异的。
研究世界宗教,学习宗教知识,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提议。而今国内外宗教形势的演变,证明这一提议是多么的富有远见。我们当年编写这套宗教史书,主要是给大学文科学生作选修课教材用的。到了现在,我感到一些有关的领导也不妨翻翻,或许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当前世界奇谲多变的局势,认识宗教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文摘从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过程看,它经历了由米利都、爱非斯学派为代表的扬弃神话、崇尚理性的自然哲学阶段和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注重伦理、追求道德完满的道德哲学阶段,最后进入以怀疑派,斯多葛派为代表的不满现实生活、悲观厌世的宗教哲学阶段。伴随着希腊城邦奴隶制由兴盛、繁荣到危机、衰亡的历史,哲学所经历的这一对宗教由否定再到肯定的发展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为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的到来无疑起到了引导和铺路的作用。
然而,就最直接的影响而言,与基督教的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哲学思想莫过于古希腊晚期和罗马时期的斯多葛派、犹太一希腊哲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
斯多葛派产生于希腊化时期,芝诺(Zenon,约前336-前264)是该派创始人和早期的代表。这一哲学派别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绝对地由被称为“命运”或天意、神的神秘的必然性所支配的。人作为宇宙体系的一部分也应该自觉地服从“命运”,按照理性生活限制情欲以达到善的境界。晚期斯多葛派又称罗马斯多葛派,以塞涅卡(Seneca,前4—65)、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0-138)和马可?奥勒留?安东尼(Marcur Aureliue Antoninue121-180)为代表。他们把斯多葛派的上述思想发展成一种宗教神学观点,主张敬畏神,对神绝对服从,在生活上安分守己,忍让克制。他们还认为万物既然都是来自神的,人也都是神的儿女,“世界公民”彼此间都是兄弟,应当友爱互助。据《新约。使徒行传》记载,保罗曾与斯多葛派有过接触。不难设想,斯多葛派的上述宿命论、禁欲主义、博爱和世界公民等思想对早期基督教的类似观点存在着相当影响。
后记本书原系上个世纪80年代末应国家教委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的几位同仁,并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庸先生及北京联合大学石明培先生,共同编写完成的一本以大学文科学生为对象的教科书。作者期望以质朴明快的笔触,给读者提供一幅完整而扼要的图景,以叙述基督教自古及今发展嬗变的基本情形。全书由几位作者分头执笔,唐逸先生披阅全稿,为尊重各位作者的独立工作,并未硬性统一全书各部分的处理方式,仅取其内容叙述承接而已。呈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切实可用的教科书,至若基督教史的深入研究,尚有待于来日。
本书第一章至第四章由文庸先生撰写;其中“七次大公会议”一节由乐峰先生及文庸先生撰写。
第五章至第八章及第十章至第十三章由段琦女士及文庸先生撰写。
第六章中“经院哲学”一节由石明培先生撰写。
第九章由乐峰先生撰写。
第十四章及第十五章由颜昌友先生撰写。
第十六章至第十九章及“基督教大事记”由王美秀女士编写。
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一章以及“天主教来华部分传教士名录”、“新教来华部分传教士名录”由张小青女士编写。
唐逸先生负责组织制订提纲、披阅全稿、删订乃至改写部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