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世界,综合,
品牌: 袁可嘉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47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208422
·条形码:978754020842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一、《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主要选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个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流派为经,时代为纬,分编为四卷十一个专辑。A卷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c卷包括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D卷包括虽不属于某个特殊的现代派,但有过较大影响,属于广义现代派的作品。二、选目以一般公认的能够反映各个流派特色的作品为主,侧重艺术特征。为便于读者了解、参考,全书撰有前言,各辑附有流派述评,各家附有作者小传。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所选作者的国籍前后或有变化,在标明时一般以原籍为准。 四、《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中凡属作者或原编者的注释,均分别标明;未加说明者均系译者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编者所加。五、《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选编工作主要由袁可嘉负责。在编选和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领导和许多同志的支持以及其他单位不少同志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六、《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在选题、前言、译文和注释各方面不恰当、不正确的地方,请读者提出意见,以便改进。
编辑推荐《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是外国现代派作品选B卷,包括意识流、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所选译的作品以一般公认的能够反映各个流派特色的作品为主,侧重艺术特征。全书各辑附有流派述评,各家附有作者小传,便于读者了解、参考。
目录
意识流/001
[法国]普鲁斯特
小玛德兰点心 桂裕芳译/004
斯万的爱情 桂裕芳译/007
[英国]沃尔夫
墙上的斑点 文美惠译/038
达罗卫夫人 郭旭译/044
[英国]乔伊斯
尤利西斯(第二章) 金隄译/062
[美国]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第二章) 李文俊译/076
[日本]横光利一
机械 丁民 丹东译/144
未来主义/155
[意大利]马利涅蒂
他们来了 吕同六译/157
[意大利]基蒂
黄与黑 肖天佑译/160
[意大利]帕拉采斯基
我是谁? 吕同六译/168
[意大利]杰尔比诺
争斗着的自然界 晓玫译/170
(法国]阿波里奈
诗六首 闻家驷译/172
[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诗三首 翟厚隆译/179
超现实主义/183
[法国]布勒东
永远作为第一次…… 金志平译/185
警觉 张冠尧译/187
[法国]艾吕雅
和平咏 罗大冈译/188
诗七首 张冠尧译/190
[法国]阿拉贡
诗五首 叶汝琏译/196
[法国]查拉
正面或反面 樊元洪译/202
[英国]托马斯
诗五首 巫宁坤译/208
[希腊]埃利蒂斯
英雄的挽歌(选译) 李野光译/213
诗二首 袁可嘉译/218
[巴西]安德拉德
花,电话,姑娘 朱景冬译/22l
存在主义/226
[法国]加缪
局外人孟安译/228
沉默的人 郑克鲁译/272
[法国]萨特
一个厂主的早年生活 郑克鲁译/279
死无葬身之地 郑克鲁 金志平译/3 19
[日本]椎名麟三
深夜的酒宴丹东译/360
[日本]安部公房
墙壁 孙履恒译/381
[印度]沃尔马
候鸟 倪培耕译/433
[印度]拉盖什
又一次生活 倪培耕译/454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小玛德兰点心
[法国]普鲁斯特著
桂裕芳译
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现代重要小说
家,意识流小说的鼻祖之一,他在法国和西欧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中占有很高
地位。
普鲁斯特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曾任第三共和国的卫生总监
,母亲是犹太血统,同巴黎富有的犹太裔资产者过往密切。一八九二年他同
别人合办文艺杂志《宴会》,发表短篇故事和随笔,后来集成《欢乐与时日
》(1896),内容多半是儿童时代的回忆。一八九五年他获得文学士学位,在
图书馆任职,因旧病复发,只得休养。在此期间,他涉足上流社会,与艺术
家频繁交往,并写作自传体小说。从一九○九年开始,构思写作《忆华年》
。一九一三年发表小说第一卷,第二卷(1918)获一九一九年度的龚古尔文学
奖金。小说的第五、六、七卷直至他死后于一九二八年才出齐。
这部长篇小说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
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法国上层社会的历史变迁,并
通过主人公的爱情生活表现资产阶级青年忧郁、苦闷、空虚的精神状态,同
时也流露了作者对一部分资产阶级的衰败没落的惋惜心情。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进行了革新的尝试。普鲁斯特深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
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他把这些理论直接运用到小说创作中。首
先,这部长篇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的细微感情,包括变态心理,以表
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采用回忆:小说从主人公
躺在床上回忆自己的生平写起,他的思潮像流水一般涌来,反复不断,整部
小说就由这些回忆组成,长达四千余页,约三百万字。在细节上,作者同样
反复运用回忆手法,描绘人物对具体事物的多种感觉。这种手法用于表现忧
郁型的失意人物尤其合适,能恰如其分地绘出这类人物的性格。但这部小说
读来不免有冗长拖沓之感。
《小玛德兰点心》是小说中有名的片断。作者通过喝茶时点心在颚部造
成的感觉同人物的记忆联结起来,这个感觉打开了人物的某些印象和情感的
封闭领域,人物童年时在孔布雷的生活便陡然显现出来。回忆过程是循序渐
进,逐渐深入的,它把人物的思想活动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斯万的爱情》也选自小说的第一卷。作者对斯万的恋爱心理同样采用
综合回忆、细分密缕地写出思索过程的手法,这种心理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