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

分類: 图书,艺术,篆刻,
品牌: 薛元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14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6675054
·条形码:9787536675056
·包装版本:2006-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齐白石是近代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诗书画印”俱全,对后世影响巨大。就篆刻而言,他以自身独特的篆书风貌结合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冶综合多种刀法为一炉的单刀系统,以及大开大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章法形式,营造出具有极端自我意识的印风。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意在通过对作品文化背景的阐述,为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爱好者提供基本的解读方法,并试图通过对齐白石个性化创作的解析,使读者对篆刻艺术的技法有所了解,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提示,并希望能由此增进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相信本书能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回顾齐白石的篆刻,他以并世无二的创造精神,开一代新风,成为近现代篆刻创作的典范。齐白石篆刻从最初的“野狐禅”,终至成为举世公认的一代艺术大师。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选取齐白石的印章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该书行文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晓畅,对齐白石印章篆刻技法的解析及临摹与创作都很独到,值得一读。阅读本书,你可以走进大师的生活,了解他的个性,读懂他的艺术历程。
编辑推荐齐白石是近代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诗书画印”俱全,对后世影响巨大。就篆刻而言,他以自身独特的篆书风貌结合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冶综合多种刀法为一炉的单刀系统,以及大开大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章法形式,营造出具有极端自我意识的印风。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意在通过对作品文化背景的阐述,为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爱好者提供基本的解读方法,并试图通过对齐白石个性化创作的解析,使读者对篆刻艺术的技法有所了解,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提示,并希望能由此增进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相信本书能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目录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
第一章 齐白石及齐白石篆刻
第一节 齐白石的艺术人生
第二节 齐白石的篆刻风格形成及创作历程
第三节 齐白石篆刻对后人的启示
第二章 技法解析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
,别号寄萍老人、齐伯子、画隐、木居士、萍翁、寄萍堂主人、杏子坞老民
、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和老白等。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
。他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及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和《齐白石作品
集》等传世。齐白石的艺术经历很有传奇色彩,诗书画印方面皆有建树。齐
白石4岁时祖父始教识字。晚年题诗云:“我亦儿时怜爱来,题诗述德愧无
才.雪风辜负先人意,柴火炉钳夜画灰。”8岁读《三字经》《百家姓》和
《千家诗》,并开始用毛笔描红。年轻的齐白石有一段时间做雕花木匠以维
持生计,出于对艺术的挚爱,遂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画。在《白石自
状略》有记载:“年二十有七,慕胡沁园、陈少蕃二先生为一方风雅正人君
子,事为师,学诗画。”齐白石晚年有《往事示儿辈诗》:“村书无角宿缘
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1899年,齐白
石拜王湘绮为师攻习诗文,并与黎松安等成立“龙山诗社”,共有七人,人
称“龙山七子”,齐白石因年龄最长而被推为社长。1902年起,齐白石出游
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和广西五省,七年间“五出五归”,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增长了很多见识,积累了很多画稿,丰富了自己的视觉世界和内心
世界,结识了许多名士和艺术家。绘画渐由工笔转向大写意,书法由取法何
绍基转向魏碑,刻印由学丁敬身、黄小松转师赵之谦。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
的,远游成为他“改变作风的一个大枢纽”。综合来看,他所走的仍然是传
统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路子。
和所有成功的书家一样,齐白石书法也有一个出入古贤门庭的学书过程
。“窃意好学者无论诗文书画刻,始先必学于古人或近时贤。大入其室,然
后必须自造门户,另具自家派别,是谓名家。”根据齐白石生平记载,早年
学书启蒙于“馆阁体”,27岁时专临乡贤何绍基,不惑之年写《爨宝子》和
《爨龙颜碑》,而后以金农手札为范,此外还涉猎李邕、郑板桥和吴昌硕等
人。他在学书自述中说:“书法得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
发神谶碑》得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
写金冬心得古拙,学《天发神谶碑》得苍劲。”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