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经典印作技法解析(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

分類: 图书,艺术,篆刻,
品牌: 傅舟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页码:15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6676611
·条形码:9787536676619
·包装版本:2006-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黄牧甫是著名的印人,他远宗古玺、汉印,近法皖浙几大家,兼取金石文献资料,受启迪于邓、赵的创作思想与方法,并加以融会贯通,拓展、创造,最终形成含蓄、深沉、外板内灵、耐人寻味的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选录了黄牧甫的印章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该书内容详实,印例丰富,分析透彻,可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黄牧甫在其审美思想、审美意识的作用下,从对秦汉玺印、各类古器物、文字、印谱、文献资料、前贤时人篆刻创作的研究、借鉴中,既师其迹,又师其心,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其篆刻作品在字法上本色渊懿,造型巧异;刀法上爽健、酣畅,挺劲;线条光洁、峻厚(白文)、健逸(朱文);章法上外板而内灵;总体上具有貌新而意古,形美而意雅,今古浑然相融的美感。本书从黄牧甫印风、印章分类、印艺技法、印艺临摹对黄牧甫的印作技法进行了梳理和解析,值得广大印章爱好者阅读。
编辑推荐黄牧甫是著名的印人,他远宗古玺、汉印,近法皖浙几大家,兼取金石文献资料,受启迪于邓、赵的创作思想与方法,并加以融会贯通,拓展、创造,最终形成含蓄、深沉、外板内灵、耐人寻味的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选录了黄牧甫的印章作品,通过一方方具体的印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篆刻创作技法进行分类解析,并从中梳理出一定的技法规律。该书内容详实,印例丰富,分析透彻,可成为读者切实有用的篆刻学习工具书。
目录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序
第一章 黄牧甫印风综述
第一节 黄牧甫生平及印艺历程
第二节 黄牧甫印艺的师承渊源及其发展
第三节 黄牧甫的审美观与其印风的形成
第四节 黄牧甫印艺的地位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一、黄牧甫印艺的横向地位
衡量一个艺术家及其创作成就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其基本方法和切人点
便是将他放在艺术史的纵横坐标上,与同时代有参考性的重要艺术家及成就
、风格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与前后有参照性的重要艺术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就可比性层面剖析其风格特征、艺术价值、含金量多寡及其在艺术史上的
启示意义等,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定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对于黄牧甫印风地位
的评价人们正是这样做的。前有沙孟海、傅抱石,后有马国权、韩天衡、李
刚田等,他们或提出了极有见地的观点,或做了精彩而深刻的论析,为黄牧
甫研究做出了贡献。韩天衡、李刚田都对黄牧甫与吴昌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分析,这种比较分析有着充足的理由,吴、黄为同时代的两位篆刻大家,两
者之间具有较多的差异性和可比性,甚至具有印学发展中风格指向的互补性
。诚如韩先生所云“愈是具有强烈对比的意义,愈是为他俩各自的风格增添
了特殊的光彩”。
沙孟海先生用古代阴阳思想对近现代几位篆刻家作了简评,其《沙村印
话》云:“昔人论古文辞,别为四象。持是以衡并世之印:若安吉吴氏之雄
浑,则太阳也。吾乡赵氏(时□)之肃穆,则太阴也。鹤山易大厂(熹)之散朗
,则少阳也。黟山黄牧甫之隽逸,则少阴……”着重指出了由于艺术家资质
、天赋不同必然导致其审美理想的不同,吴昌硕创造雄浑,黄牧甫摘得隽逸
。
韩天衡概括而论:“吴昌硕的篆刻以貌拙气盛、粗服乱头为特性,黄牧
甫恰恰是以俏丽俊挺、富丽堂皇为形质的……就具体的技法而论,吴昌硕的
篆法在展纵间取势,黄牧甫则在收敛中取势;吴昌硕篆法方圆相参,以圆为
主;黄牧甫则方圆相参,以方为主;吴昌硕以几番的修饰丰富镌刻感,黄牧
甫则以奇特的用刀技法同样丰富了镌刻感;吴昌硕的气质是斑驳得浑厚,黄
牧甫则光洁得浑厚……取前人、他人所未登攀过的殊途,同归于篆刻艺术至
高的峰巅。”
李刚田的比较分析较为深入、详尽:在师承源流上,吴昌硕得益最多的
是吴熙载,用冲切中带披削的刀意去表现欹斜生姿的石鼓文及“写”的韵味
黄牧甫得益最大的是赵之谦、发挥其对金石文字遗存所取的形式特点,因印
而异地构筑丰富的美术性的印面形式。在印面气息上,吴昌硕从雄浑厚朴的
角度去认识和学习秦汉印而取其浑朴,黄牧甫则认为“光洁无伦”、“古气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