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烟火(刘绍铭作品系列)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刘绍铭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4373336
·条形码:978753437333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刘绍铭作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一炉烟火》作者刘绍铭,十年来作者吃尽人间烟火,很是利于书写收在本集这类题材的文章。借用甘阳引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话,说现代文人与城市的街头巷尾有一种文化共谋的关系,“一个文人必须随时准备好迎接城市生活中的下一个传闻、下一句俏皮话或下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单看集内所收文章的一些题目,如“本店不打骂顾客”、“穿T-shirt的母亲”和“Used Wife源考”,可知我实够资格做“现代文化”。
除了第三辑“旧日的足迹”外,其余名辑都是我这两年来的新作。第三辑所收文章,选自三民书局出版的四本集子:《细微的一炷香》(1990)、《未能忘情》(1992)、《灵魂的按摩》(1993)和《偷窥天国》(1995)。
作者简介刘绍铭,生于1934年,广东惠阳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大学、厦威夷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现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中文系主任。著有《文字不是东西》《吃马铃薯的日子》《一炉烟火》《烟雨平生》《二残游记》《曹禺论》等,主要译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传统短篇小说选集》等。
编辑推荐对《一炉烟火》作者的点评:
刘绍铭晚饭前总是先静静消受一杯杜松子配苦艾的马提尼鸡尾酒,浅浅一呷,造就了学术和艺术的一场厮磨:敷着薄霜的玻璃杯浮起柠檬黄的满月,荡漾的是英格兰树林的冷香和他笔下索菲亚·罗兰故乡的橄榄梦,那是刘教授吃过马铃薯的日子之后,燃点一炉烟火的境界,跟他的文学一样动人,跟他的学问一样清幽。
——董桥
目录
第一辑 试遣愚衷
灵魂也要按摩
张恨水的散文
Punch Line
鬼兄
散文极短篇
取名的艺术
恍如隔世
罗友彤异闻录
说不完的苏茜黄故事
穿T-shirt的母亲
看我上云梯
张建雄吃的文化
Used Wife源考
现代生死学
本店不打骂顾客
第二辑 师友文章
夏志清传奇
浪漫与偏见
白先勇就是这样长大的
王德威如此繁华
笑论毛尖
见树也见林:郑树森的文化评述
遥念戴诗人
他们仨
兀自燃烧的句子
第三辑 旧日的足迹
小名低唤
老来颂
惊识糟老头
不羡神仙羡少年
脚注、尾注、剖腹注、追注
酒铺关门,我就走
第四辑 屯门杂思录
香港义人
普通读者
“东西”作家
俄罗斯的苍蝇
脱胎换骨
陷朋友于不义
有暗香盈袖
千里共婵娟
文化短工
字字句句的手工业
读书报告
访旧半为鬼
阳光下飞扬的尘埃
惊识洛曼
江湖载酒行
附录
高阳赠“秀兰小馆”联语/常宗豪
苹果与柑橘
哈佛光环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虽有“不羡神仙羡少年”一说,但只要不退化为老朽,上了年纪的人也
有好些地方值得少年人羡慕的。只是这些好处,少年人非要等到自己升格成
老年人才能体会出来。功课可以恶补,人生经验是有阶段性的,既不能速成
,也不能移植。“今之视昔”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一种特权。
年轻人的好处,自然数之不尽。照理说,“风华正茂”的陈义,不限年
纪,耳顺之人,只要得志,一样可以顾盼自豪。可惜的是已近黄昏,不像少
壮派可以自以为前途无量。这句子夹了“可以”和“自以为”修饰语,看似
哕唆,其实不可或缺。
因为前途是没有无量的。风华“正”茂,本身已有保留。老年人之所以
比后生小子易于接受打击,是因为他们洞明世事,知道天灾人祸是人生的常
数。在这越见凶险的世界中,他们原有的忧患意识渐进成灾难意识。一天能
平安度过,心存感激,即有变故,亦可泰然处之。
中国人幼读圣贤书,老来从老庄。“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
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愿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圣经》中
的约伯,家遭巨变,虽然对上帝信心不移,但亦免不了口出怨言。反观《大
宗师》篇中的子与,给老天折磨得奇形怪状,因深知“且夫物不胜天久矣”
之道,平心静气地认了命。
这种逆来顺受的态度,年轻人是忍受不了的。但中国人除非立志做不信
邪的希腊悲剧英雄,早晚也会向命运低头。
老来除了学得逆来顺受外,还有一个好处:不会作非分之想。非分之想
难免,但一瞬即逝,无伤大雅。非分之想是一种心魔。朋辈中有人青云直上
,自己独憔悴,可能怨气酸气冲天,心想:这小子何德何能?
这就是心魔。要除心魔,首先别太瞧得起自己。这不能假惺惺。要真心
诚意地相信,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此话说来容易,但除非你饱经世故
,这口气不易咽下去。认清自己是凡夫俗子后,烦恼就少了。
人老了才知道妥协原来是一种美德。今天的社会,爹娘不跟反唇相讥的
儿女妥协,还有什么家庭气氛可言?在朝权贵,若不肯妥协,不以民意为依
归,必是极权政府无疑。
老年人再无青春可浪费,因此对眼前一景一物,特别用情。此种感受是
浓缩的,风华正茂的晚辈可能感受不到。老来始知过去的不是,可幸逝者已
远,同样的错误和非分之想不会再有。余生若能在心境清泰中度过,也是一
种老来始能修到的福气。
是为老来颂。P141-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