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合作的陷阱:透视战略联盟之暗面(经理人新知书架)

分類: 图书,特价书,经济与管理,
品牌: 威尔玛·苏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4555223/9787504555229
·条形码:978750455522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理人新知书架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避开合作的陷阱:透视战略联盟之暗面》讲述了:战略联盟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上的优势,但同任伺企业战略一样,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大多数管理专家和实践者都相信,战略联盟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合作,不合作就是联盟的陷阱。是什么因素刺激了下合作行为的产生?该如何应对?怎样构建联盟才能减少不合作行为的出现?作者用一系列的案例进行研究验证,比如微软、航空业联盟以及商业燃料电池企业,探寻了影响联盟的各种因素,并说明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管理者设计新的战略联盟,管理现有的联盟以及快速脱离失效联盟。
编辑推荐《避开合作的陷阱:透视战略联盟之暗面》对影响企业对待联盟态度的不同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且强调了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此书还对联盟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依赖程度进行了评定,同时对能够作用于不合作行为刺激的企业进行了鉴别。
目录
序言
第1章 战略联盟之暗面
什么是战略联盟
联盟:一把双刃剑
本书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不合作的挑战
假设
合作与不合作
影响企业对待联盟态度的因素
概要
第3章 优势与互依:企业的运作能力
定义优势和互依
衡量优势和互依
应用优势和互依
第4章 微软:优势与局限
为什么是微软
影响企业态度的因素
优势和互依
个人计算机市场中的微软:行使优势
微软和技术垄断:优势的界限
结论
第5章 巴拉德公司:转移依赖,调整结构
技术和市场
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
优势与互依
构建互依关系
限制背叛行为
约束投机行为
结论
第6章 全球航空联盟:构建互依关系
行业环境
影响企业态度的因素
行为
优势和互依
历史上的联盟:瑞士航空公司
全球联盟的新纪元
结论
第7章 推动企业重新加入联盟
得到的教训
管理的应用
展望未来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有关介绍联盟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已经有很多,此类书籍和文章大多都沿用老套路。但是本书却有与众不同之处。本书从作者自身观点出发,修正了该领域内的一些误解,同时介绍了一些新观点。正如所说,本书将可以验证我们在这个内容丰富领域的新观点是否有理可循.
首先,让我们考虑本书所要修正的几点失调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合情理的联盟繁荣;
(2)进行联盟分析时运用的经济规则;
(3)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在联盟内部进行的自我提升。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这种管理者和专家在传统认识上的失调并不是出现很久并加以研究的问题,而是最近10-15年才出现的新现象。但是,这类新问题的出现同样会使此种常识上的误解变得难以应付。
我们首先来看不合理的联盟繁荣。目前许多书籍和文章,尤其是那些专为管理层读者撰写的文章和书籍,都在不同程度上乐观地支持并建议我们加入联盟组织。在某些书中,联盟被认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是应对当今世界和科技竞争等复杂问题的有效措施,或者是一种组织开展工作的简便而时髦快捷的方法。
这种乐观的态度主要源于几个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联盟还未被包括专家和那些高层管理者在内的人们广泛接受,并像现在这样持比较乐观的态度。所以,早期有关联盟的书籍多是采取反向的方法加以介绍,他们极力鼓吹加入联盟的种种益处,对可能出现的弊端却轻描淡写。公司被告知通过加入联盟组织来实现跨国竞争,快速发展新技术,甚至通过联盟来学习自己竞争对手的各种经验。
这种劝告虽然得以保持。但是对一些传统的管理者来说,这种运作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有些企业,诸如IBM和通用汽车公司是带着满腹牢骚和不满情绪才加入了他们的首个联盟组织。
文摘插图:

互依
巴拉德、戴姆勒与福特以及他们的于公司和合资公司之间的关系特点可以用自然的互依和构建的互依加以概括,他们的自然依赖关系就是他们各自在价值链上位置、他们的贡献本质以及特定资产的集中反映。互依的程度将会因为可替代企业的存在,他们在联盟之外的选择,以及汽车生产商是否将联盟视为一种真正的选择等因素而得以降低。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巴拉德必须独自承担大部分风险。
然而,针对各个生产商的不同情况,巴拉德、戴姆勒与福特三个企业在以前并不存在互依的领域引进了相关条款来构建相互间的依赖关系,比如必须从巴拉德购买PEMFC和电子驱动组件,从XCELLSIS公司购买PEMFC技术等。尽管这些限制条件并不对等,并且它们并非没有限度,但还是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依性。久而久之,这些纽带成为了企业脱离联盟的障碍,因为他们强化了资产特有性,并且进行了联盟分工,因此构建了一种自然的互依关系,并且他们还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另外,随着联盟的发展,引入其他汽车伙伴将会越来越困难,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承诺和协议关系。
后记战略联盟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方面的优势,战略联盟与任何的企业战略一样,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大多数公司经理认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联盟的不合作问题。管理者必须谨慎对待企业在联盟中的行为:不合作行为将会导致一个联盟或者企业的最终失败。
是什么因素刺激了不合作行为的产生?企业如何应对这些行为7怎样构建联盟才能减少不合作现象出现的机会?本书对影响企业对待联盟态度的不同因素进行了探究,并且强调了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此书还对联盟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依赖程度进行了评定,同时对能够作用于不合作行为刺激的企业进行了鉴别。
作者用一系列的案例研究验证了这个理论和构架。微软案例的材料引自于美国反垄断审讯档案,该案例主要讲述微软是如何通过其伙伴对自身的依赖来获取权力和竞争优势。航空业联盟以及描述商业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历程的巴拉德案例,展示了企业是如何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结构来增强与联盟中其他企业的连接程度。
这本开拓性的著作将带领我们看清战略联盟的阴暗面——不合作为什么以及如何导致50%的联盟最终失败。通过强制管理者采用一种现实的观点来看待可变成本/收益率,本书将指导所有管理人员如何设计新的联盟,管理现有的联盟或者计划一种脱离失速联盟的方法。本书是精明的21世纪全球化管理者的“必读”之物。
在图书翻译过程中,金生柏、王文丽、陈奕榘、王文克、王昌华、齐伟、秦有奎、符有智、吴思、楚宇飞、陈文武提供了大量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紧迫,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