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本)(上下)(图史系列)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史,
品牌: 阴法鲁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1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33235/9787301133231
·条形码:978730113323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史系列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化史》采用专题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讲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创造、工艺成就、衣食住行、日用器具诸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增进读者对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了解。本书的专题包括了中国哲学史、文学史、通史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的内容。它所提供的知识,连接多种学科,左右逢源,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各专题均由该领域专家撰稿,内容可自成体系,并充分吸收近年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发现,力求反映学术前沿。
作者简介阴法鲁(1915—2002),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化史,侧重古代音乐舞蹈研究。主要论著有:《唐宋大曲之来源及其组织》、《唐代西藏马球传入长安》、《从敦煌壁画论唐代的音乐舞蹈》、《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与杨荫浏先生合著)、《敦煌乐舞资料的历史背景》、《唐代的音乐与曲子词》、《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活动与舞蹈文化交流》、《古文献中不同语言的译语校注问题》、《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音乐活动》、《中国古代韵史札记三则》、《考古资料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等。
许树安,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史,思想史,从事教学工作三十余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古代选举任官制度与社会》等。
刘玉才,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史纲要》(合著)《朱彝尊诗文词的结集与刊布》、《全祖望学术史观探微》、《清代书院教育与古典学术的传衍》、《明遗民张斐轶事辑考》等论著。
媒体推荐这部以通俗面貌呈现的文化史,把高深丰富的中华文化用浅近的形式走近广大读者,举重若轻,雅俗共赏,读之使人忘倦,科学性、普及性融合得和谐而自然。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任继愈
本书是体大思精的力作,主编及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内容严谨翔实,文笔生动活泼,达到了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在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读物中,这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值得信赖的著作。
中央文史馆馆长、北大中文系教授 袁行霈
我看过海峡两岸以及日本很多种有关中国文化史的著作,无论是以时代变迁为经纬,还是以文化事类为纲目,万变不离其宗,在这一形式的文化史著作中,我以为阴法鲁、许树安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应当是最好的一部,不仅内容准确、资料丰富,而且它是以课堂教学的经验为基础编写的,在反复讲授的基础上才渐渐形成了这一体例和框架,讲什么,如何讲,看似平易,实际用心,至今在同类著作中,它仍然是最值得信赖的一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葛兆光
编辑推荐《中国古代文化史》作为教材一直是北大出版社的畅销书,现改换装帧,作了内容上的修订增加图版,相信对新老读者都会有吸引力。
目录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
第一节从聚落到国家
第二节神话传说的文化寓意
第三节民族融合与民族迁徙
第四节汉化与胡化的较量
第五节北方民族政权建构与文化冲突
第六节北方民族的汉化与民族融合
第二章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第一节行政区划的传说与出现
第二节大一统的郡县制:秦汉时期
第三节由常态到畸形的转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节从郡(州)县两级制到藩镇:隋唐五代时期
第五节“强干弱枝”: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
第六节行省时代:元朝时期
第七节删繁就简:明朝时期
第八节从复式到单式政区层级:清朝时期
第九节结语:行政区划的演变规律
第三章古代宗法和家族制度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第二节西周春秋时期典型的宗法制度
第三节封建社会中家族制度的演变
第四章古代礼仪制度
第一节吉礼
第二节嘉礼
第三节宾礼
第四节军礼
第五节凶礼
第五章历代职官制度的沿革
第一节先秦职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的演变
第四节隋唐五代的三省六部制
第五节宋朝的二府制及辽金元官制
第六节明朝的内阁制
第七节清朝的职官制度
第六章历代选举和科举制度
第一节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和“禅让”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
第三节封建社会初期选举制度的变革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第六节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确立
第七节科举制度在宋朝的发展
第八节元朝科举中的民族歧视政策
第九节明清科举制度的三级考试
第十节关于八股文和试帖诗
第十一节明清的监生和贡生
第十二节清末对科举制度的改良和废除
第七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汉字形体的演变
第三节汉字结构的主要变化
第八章古代书籍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简牍制度
第二节卷轴制度
第三节册页(叶)制度
第九章古代思想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第一节商周时期的祖先崇拜和道德取向
第二节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
第三节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第四节阴阳五行及五德终始观
第五节汉武帝“独尊儒术”和两汉经学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及儒、释、道合流
第七节唐朝的义疏之学和韩、柳重振儒学
第八节宋代理学的兴起
第九节明朝的理学与阳明学派
第十节清代的考据之学与今文经学
第十章古代神道观念和主要宗教
第一节鬼神观念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
第十一章古代音乐文化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音乐
第二节两汉时期的音乐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四节隋唐时期的音乐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音乐
第十二章古代碑刻与书法
第一节古代的碑刻
第二节古代的书法
第十三章历代绘画艺术
第一节战国和汉代的帛画、壁画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第三节隋代的绘画
第四节唐代的绘画
第五节五代两宋的绘画
第六节辽、金、元的绘画
第七节明代的绘画
第八节清代的绘画
第十四章天文历法的演进
第一节西周及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奠基
第三节秦汉魏晋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成熟
第四节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完善
第五节宋元时期天文历法体系发展的高峰
第六节明清时期传统天文历法的没落和中西天文学的融合
第十五章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一节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贝币
第三节早期的铜铸币
第四节铜钱
第五节金银和谷帛货币
第六节钞币
第十六章度量衡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从原始的测量到度量衡的产生
第二节度量衡制度初步建立的夏商周时期
第三节春秋战国度量衡普遍使用
第四节从商鞅方升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第五节汉代是中国度量衡制度的完备时期
第六节三国两晋时期的度量衡
第七节南北朝度量衡的混乱到隋代的统一
第八节唐宋时期的度量衡
第九节元代的度量衡
第十节明代的度量衡
第十一节清代的度量衡
第十二节晚清至民国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
第十七章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第一节别树一帜的中国数学
第二节指南针和其他物理学成就
第三节火药及炼丹化学
第四节生物学上的出色成就
第五节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
第六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七节矿物学和采矿技术成就
第八节后来居上的冶金技术
第九节举世瞩目的机械发明
第十节古代知识分子与科学
第十八章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古代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工具.
第三节科学灵活地掌握农时
第四节充分利用土地
第五节选种育种成就
第六节蚕桑、园艺和畜牧兽医方面的特殊贡献
第七节劝课农桑和古农书
第十九章古代兵器的发展
第一节古代兵器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石器时代的兵器
第三节青铜时代的兵器
第四节铁器时代的兵器
第五节火药的发明和火器的出现
第六节火器的发展和枪炮的制作
第二十章历代服装与装饰
第一节追溯上古时代
第二节胡服与深衣
第三节汉代的服装、发式与饰物
第四节魏、晋时期各族服装的融合
第五节隋唐盛世的辉煌
第六节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第二十一章古代饮食文化
第一节历史的盛宴
第二节南北佳肴
第三节外来美食
第四节享受自然
第五节餐桌上的礼仪
第二十二章古代建筑艺术
第一节建筑与文化艺术
第二节古代建筑的悠久历史
第三节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第二十三章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
第一节古代的道路
第二节古代的桥梁
第三节古代的交通工具
第四节水上交通
第二十四章古代礼器和日用器物
第一节日用器物和礼器的产生
第二节礼器和日用器物类举及其演化
第三节结语
第二十五章古代陶瓷工艺成就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制陶成就和瓷器的发明
第三节战国秦汉的陶瓷
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陶瓷新成就
第五节隋唐五代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宋辽金时期艺术瓷的成就
第七节元明清陶瓷工艺的高度成就
第二十六章古代髹漆工艺成就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漆器
第三节由盛至衰的明清漆器
……[看更多目录]
文摘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大陆是一块古老的土地,1800万年前的大陆板块运动,造就了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向东南沿海倾斜的地势,形成了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的不同地貌。南北气候历经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具备了不同的生态景观。中华民族就是生活在这样一块土地上,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当然,相对于这块土地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中国文化的兴衰沉浮,也不过是几千年的事。但是,我们要追溯中国文化的起源发生,就必须关注这块土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关注人类自起源到有史社会的漫长进化历程。在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界曾有“地理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化讨论中,也有人用黄色陆地文明和蓝色海洋文明概括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并得出中华文明落后的结论。对于此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我们自然无法认同,但是决不意味着漠视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具体到中国的地理环境而言,由于四周有明显的天然屏障,而且这些屏障在史前甚至上古时期都是难以逾越的,所以中国不但与相距遥远的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发祥地缺乏联系,而且同距离最近的古印度文明因为隔着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无法沟通。因此中华文明只能是起源于本地,而且在早期的发展中也极少与外界文化发生关系,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
在相对封闭的区域之内,中华文明却拥有较其他古老文明更为辽阔的发展腹地,而复杂的地理形势,完备的气候类型,则为历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中国三大自然区中,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经济发展受到环境较大制约,历来人烟稀少。即使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季风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华南地区在采集经济时代,环境无疑十分优越,但正因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天然食物,缺乏用人工方法生产食物的压力和动力,所以农业就发生得比较晚。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适宜狩猎和采集活动,但因为气候寒冷,农业发展有相当的困难。西南地区气候适宜,但山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无法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所以人口分散且民族复杂,文化多姿多彩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综合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黄河中下游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