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品牌: 卢盛忠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页码:59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3865245
·包装版本:第4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管理心理学》的修改遵循这两个原则:第一,尽可能增加一些新材料、新理论和新研究成果;第二,尽可能使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的实际相结合。《管理心理学》依然遵守前几版的编写原则,即以介绍国外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适当反映我国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管理经验。编写过程中,先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和成果,然后是对它们的评论以及分析我国企业应从中吸收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与评论分开的目的,是希望读者对这些理论和研究有比较完整的了解,便于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
作者简介卢盛忠,工业管理心理学家,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辽宁海城人。译著有《普通心理学》等,主编有《管理心理学》等。
编辑推荐《管理心理学》可作为心理学专业、管理院校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由于篇幅的限制,《管理心理学》不可能用大量案例来解释和说明相关的理论、概念和观点,因此,我们于2003年底编写了《管理心理学实用案例集粹》一书(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配套教材。编写这本案例集的目的是用具体、感性的材料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同时,帮助读者运用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思考、分析和解决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业中存在的有关人的管理和各种问。
目录
前言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组织管理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第四节 行为科学与心理学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模型
第二节 行为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第一节 “经济人”的假设
第二节 “社会人”的假设
第三节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
第四节 “复杂人”的假设
第二编个体心理
第四章 个性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气质
第三节 能力
第四节 性格
第五节 心理测验
第六节 个性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七节 国外选择职工的程序
第五章 知觉与归因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影响知觉的因素
第三节 对人的知觉的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
第五节 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 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需要层次论
第三节 ERG理论
第四节 双因麦论
第五节 麦克利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
第六节 期望理论
第七节 公平理论
第八节 强化理论
第九节 激励的综合模型
第十节 挫折理论
第七章 需要与动机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目标设置
第二节 奖励制度
第三节 工作设计
第四节 工作绩效评估
第五节 职业发展机会的激励作用
第八章 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感
第一节 态度
第二节 工作满意感
第三节 组织承诺
第三编群体心理
第九章 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群体的发展:五阶段模型
第三节 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
第十章 工作群体特征与对群体成员行为的控制
第一节 工作群体特征
第二节 群体如何控制其成员
第三节 社会化:群体成员如何学习角色、规章制度和规范
第十一章 有效的工作群体与团队
第一节 处理不当的损失、处理得当的收益与群体的有效性
第二节 群体任务与群体绩效
第三节 群体决策
第四节 群体凝聚力
第五节 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
第十二章 群体的沟通和冲突
第一节 群体的沟通
第二节 群体的冲突
第十三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管理系统中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方法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相互作用分析
第四编组织心理
第十四章 领导心理
第一节 领导概述
第二节 特性理论
第三节 作风理论
第四节 行为理论
第五节 应变理论
第六节 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第七节 领导者的决策
第十五章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设计概念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一般组织的结构形态
第四节 决定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些关键因素
第十六章 新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直线式组织结构的兴衰
第二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组织管理方式的滞后
第三节 新型组织结构
第十七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
第四节 组织文化的创造、保持和培育
第五节 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第十八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
第三节 变革的管理:行动研究
第四节 组织发展
第十九章 工作应激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第二节 引起工作应激的原因
第三节 工作应激的后果
第四节 工作应激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从本书于1985第一版发行以来,已过去了21年。在这21年间,本书重印了多次,发行量达40余万册。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如此欢迎,有如此长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当初编写时未曾预料到的。虽然在1988年出版了修订的第二版,1998年出版了重新修订和补充的第三版,但至今又过去了8年。
这砦年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在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发展,企业组织员工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高新技术公司采用了各不相同的新型组织形态和管理措施。在这种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也出现了许多新课题,积累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因
文摘1.社会环境的作用。首先,该模型指出,社会环境为员工提供了工作设计和工作结果的信息。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他们参加工作后接触的其他人员。他们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作中的同事、主管、工作群体的其他人员。其次,该模型指出,社会环境给他们提供了如何评价工作和工作结果的信息。
A与B分属于不同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三四位同事。A所在小组中有两位资深的同事即将提升到更高的职位,这给A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同事都积极工作,认为在工作中可取得丰富的经验。工作时间长短从来不是他们小组的谈话题目,对于打杂的工作也并不在乎。他们看重的是工作有自主性,对工作都很满意。可见,A的社会环境强调从工作中获得经验的重要性,突出工作的自主性。这表明,该项工作使人们得到高度的内在激励和工作满意感。
B所在小组的同事对工作则持否定态度。两位资深的同事抱怨工作很辛苦,无法指望提升,打杂的工作根本不是有法学学位的人应干的工作。由于B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工作,他对工作的不满和缺乏内在激励是可以理解的。
2.过去行为的作用。
社会信息处理模型还提出了两人对相似工作有不同看法的另一个原因,这就是员工过去的行为对他们看待现在j=作和工作结果有很大影响。A家境贫寒,在学校要边打工边学习,还要向银行贷款交学费,学习期间没有什么社交活动。相反,B家境富裕,无需打工和贷款交纳学费。A自愿选择当一名律师,内在激励很高,工作态度很积极,还需归还银行贷款。B原来对从事律师工作就不感兴趣,只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才选择了律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