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晋朝:义烈风云(回味历史系列)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品牌: 若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233860/9787802233867
·条形码:978780223386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回味历史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两晋的历史,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社会极为动荡的“乱”世。华夏纷乱,长江两岸、南北社会同时动荡不安。先是皇室内乱,八王纷争,后是五胡乱华,北人南渡,而后又门阀更替不断。在这一乱世中,人命如草,最缺的是人,最被残虐的也是人。在这个时代里,白骨如山,屠城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次屠杀,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以至十几万。排除异己是这一时代所有枭雄的“正常思维”,在他们的眼中,人是最脆弱,也是最可怕的,不为我所用者,必须尽快铲除。另外,在战斗中报复性的屠杀就更为常见了。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尊敬的读者们,能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如果能够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这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成败,得到某些启迪,或者产生某种共鸣,抑或得到一些知识,便使作者心中足感快慰。
回味历史,历史早已消失在了昨天,而在那段历史中的无数个鲜活形象,以及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却久远地记载在春秋史籍中。
目录
第一章 西晋王朝的建立
曹魏政权下的司马氏家族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
司马炎称帝建西晋
第二章 西晋一统中华
西晋名将羊祜
王浚惊涛下益州
第三章 西晋王朝的短暂统治
自新之人周处
司马炎对天下的治理
西晋士风
石崇、王恺等士族之间的奢华斗富
晋惠帝不惠
贾南风与八王之乱
苟灌娘单骑闯营救黎民
第四章 晋室南迁建东晋
西晋的丧钟
“王与马,共天下”
第五章 北伐空梦
祖逖悲恨击水
庾亮与庾翼兄弟
桓温三伐
第六章 东晋名流
周颧之死
殷浩的空谈
孙盛著史
第七章 偏安江南
“侨置”与“土断”
秦、晋淝水大战
第八章 僵死之躯
晋朝门阀
王敦叛乱
庾氏兄弟集团
桓温乱政
晋孝武帝之死
另一个白痴皇帝
第九章 东晋的灭亡
桓玄与司马道子之乱
晋末的北府兵
“五斗米道”起义
刘裕灭晋建宋
附录
一、西晋文学
二、“书圣”王羲之
三、谢安风流
四、桃花源中的陶渊明
五、才女谢道韫
六、“画圣”顾恺之
七、晋朝历代皇帝年表
……[看更多目录]
序言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两晋的历史,在我眼中,就是“乱”。
这一“乱”字表现在以下几点上。首先这是一个伦理思想混乱的时代。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自汉以来,从来没有过哪一时期受儒家思想的束缚如此之小。士族们都以谈玄为荣,以谈儒为耻,玄而又玄的思想充斥了这个时代,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在放纵了思想的同时,也放纵了人们的行为。所以两晋时期又是一个伦理纲常混“乱”的时期。
没有了伦理,没有了上下,兄弟之间一切都以利益为准。“八王之乱”是国家的动乱,是社会的动乱,也同时是伦理纲常的混乱。正是没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限制,进入东晋以后,强大的世家门阀可以随意更替天子,以至于问鼎。一百多年的东晋历史实际上就是门阀政治的兴衰史,“天子”与“皇权”不过是门阀政治的装点而已。
两晋的历史,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社会极为动荡的“乱”世。华夏纷乱,长江两岸、南北社会同时动荡不安。先是皇室内乱,八王纷争,后是五胡乱华,北人南渡,而后又门阀更替不断。在这一乱世中,人命如草,最缺的是人,最被残虐的也是人。在这个时代里,白骨如山,屠城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次屠杀,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以至十几万。排除异己是这一时代所有枭雄的“正常思维”,在他们的眼中,人是最脆弱,也是最可怕的,不为我所用者,必须尽快铲除。另外,在战斗中报复性的屠杀就更为常见了。
两晋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族思想相互混杂,“乱”在一起的时候。当时,因时势的变迁,居住在北方早已被汉化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这一结果就是使早已经汉化后的少数民族,在破坏摧毁中原文明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接受、亲近汉族文化。本来过着半原始生活的游牧民族,其文明程度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从单纯的游牧生活,迅速转变为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模仿汉族文化,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权。虽然都不长久,往往一战而亡国,而从兴到亡的这一过程,本身也成为了汉化的重要步骤。
“乱”是这一时代的特征,也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封建思想的确立是漫长的,代表中国封建思想特征的就是儒学,但儒学是在汉朝武帝时期才得以确立的思想。而在汉朝,在吸取了秦亡教训,否定了独尊法家,以吏为师的同时,汉人是既重视黄老的无为,也重视儒家的人世的。所以,如果说两晋时期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进一步筛选的话,那么其所有表现,就可以看成是在独尊黄老后的社会状况。以吏为师,驱民为奴,必将人心崩溃,同起反抗;而以黄老治国,以无为而达无所不为,虽有利于休养生息,却不利于长治久安,往往导致奢靡之风盛行,将帅各怀其志,久则生变,四海分崩。
不过,自两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真正确立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直到隋唐才形成了以孔孟为本,黄老与申韩并用的统治模式。总之,两晋社会是乱的社会,这一乱的结果,有其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
文摘西晋名将羊祜
蜀汉灭亡以后,新建的西晋王朝肩负着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在后面的灭东吴的战役中,一代名将羊祜是必须要提及的人。羊祜,字叔子,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从羊祜起上溯几世,羊氏各代皆有人出仕二千石以上的官职。羊祜的祖父羊续,为汉末南阳太守,父亲羊衙为曹魏时期的上党太守,母亲是汉代名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另外羊祜的姐姐嫁与了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为妻,而羊祜本人的妻子则是曹魏皇室成员夏侯霸的女儿。因此,羊祜在魏晋两朝都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正冈为羊祜的特殊处境,青年时期的羊祜虽然因博学多才、善于写文、长于论辩而盛名丁世,却多次同绝州郡政府的征辟,有意回避了曹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之间为争夺最高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但由于门第关系,尽管羊祜基本上游离于两大集团争斗之外,可从思想感情上说,他对司马氏集团显得更为亲近一些。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得曹魏的军政大权。政变后,司马懿大举剪除曹氏势力,与曹爽有关的很多人都遭到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