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大传

分類: 图书,传记,政治人物,中国,
品牌: 张学继
基本信息·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1307615/9787801307613
·条形码:9787801307613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陈立夫是旧中国“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其兄陈果夫主管蒋介石政权的党务、特务、司法、文化教育兼及金融经济,许多惊心动魄的重大政治斗争、政治事件,他都担当了重要角色,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坛举足轻重的显赫人物。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立夫引咎离台赴美,开始自食其力的养鸡生涯,并开始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直至晚年仍殷殷期盼中华文化的复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家世与求学之路
一、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
二、从北洋大学到匹兹堡大学
三、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第二章从政之初
一、从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做起
二、平生最得意的“历史性建言”
三、提升机要科科长献反共“高招”
第三章蒋家天下陈家党
一、施计扳倒中央特别委员会
二、二届四中全会二陈兄弟争夺党权
三、陈氏兄弟铲除“丁家党”
四、组织“青天白日团”和“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
五、陈氏兄弟矢口否认CC之谜
第四章穷追猛打改组派
一、拥汪精卫为领袖的“改组派”粉墨登场
二、CC派与改组派短兵相接
三、刺杀王乐平改组派受到致命打击
第五章无穷无尽的派系斗争
一、CC系与政学系的明争暗斗
二、新旧CC系的内争
三、CC与财经巨头的矛盾斗争
四、CC系与黄埔系的争斗
五、CC与“太子”蒋经国的矛盾冲突
六、中统与军统的矛盾冲突
七、CC内部的矛盾斗争
第六章国民党中统特工的后台老板
一、中统特务系统的演变
二、中统两大杀手:徐恩增与叶秀峰
三、“中央调查科”与“中央特科”的生死较量
四、国共内战时期中统的反共总“成绩”
第七章CC文化活动的总司令
一、炮制国民党的哲学——“唯生论”
二、所谓“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及其批评与论战
三、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的成立
四、“统治阶级对于文艺也并非没有积极的建设”
五、文化“围剿”的总司令
六、CC向教育界扩张
七、向新闻出版界扩张
八、插手并垄断中国电影事业
第八章从联苏联共到溶共反共
一、参与《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的谈判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牵线人
三、西安事变后退居国共谈判的幕后
四、抗日态度有反复真相内幕有待证明
五、“溶共”企图完全落了空
第九章战时教育部长:教育大改革
一、出任教育部长的背景
二、战时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
三、维持与发展战时教育的措施
第十章战时教育部长:教育大统制
一、所谓收回“文化的租界”
二、思想统制与组织控制
三、全面统制的实际效果
四、教育统治的失败
第十一章国民党内的极右派首领
一、“对党外只有一手执棒一手执肉”
二、在重庆与毛泽东唇枪舌剑
三、发动御用文人“围剿”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四、政协会议上受到中共和民盟代表的驳斥
五、为破坏政协指挥中统大打出手
六、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CC与复兴社少壮派全面反扑
七、司徒雷登、马歇尔斥之为国民党极右派首领
第十二章制宪行宪国大闹剧中的要角
一、力主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制宪国民大会
二、行宪国代名额的幕后交易
三、应付国民党、三青团退让国大代表的反击
四、蒋介石说: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犹如—把刀插到胸内
五、与傅斯年争夺立法院副院长
六、力阻张群蝉联行政院长结果开罪了蒋介石
七、逼迫民盟解散:“文件的文字一个字也不许更动”
第十三章国民党内战失败的替罪羔羊
一、插手美国总统选举却押错了宝
二、在战犯名单里陈立夫位列第八位
三、全力阻止居正组阁
四、一路惊险逃往台湾
五、陈诚公开说:我们不要政治垃圾再来到台湾
六、国民党显要下台以养鸡糊口惟陈立夫一人
第十四章探索阐述孔孟传统文化
一、应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邀请回台北定居
二、著《四书道贯》系统诠释孔孟思想
三、“文复会”副会长与孔孟学会会长
四、对以美国为样板的西方文明持严厉的批判立场
五、期盼中华文化复兴认为文化复兴的希望在大陆
六、一生著述可观真知与谬误并存
第十五章台湾中医中药事业的守护神
一、从清末与民国时期全盘否定中医思潮说起
二、担任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年
三、促进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
第十六章为海峡两岸统一大业鼓与呼
一、所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二、倡导“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
三、“护宪”失败认清李登辉“台独”本质
四、倡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反对“台独”
第十七章和睦家庭生活及长寿之谜
一、美满家庭与夫妇相处之道
二、“立夫养生学”及字箴言
三、“蒋家天下陈家党”成为历史
四、魂归故乡指日可待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报载,陈立夫于2001年2月8日病逝于台北,享年101岁。
在20世纪,陈立夫是一个沉甸甸的名字。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与陈果夫、陈立夫并称为旧中国的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事实上,宋子文、孔祥熙主管的是财政金融经济兼及部分行政,是“财神”,角色比较单一;而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主管的却是党务、特务、司法、文化教育兼及金融经济,这都是政治性、斗争性很强的部门,国民党统治时期许多惊心动魄的重大政治斗争、政治事件,都有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特别是陈立夫的影子。研究中华民国史的专家将陈立夫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并称为国民党统治集团中“最上层”的四个人物,这是很有道理的。总之,陈立夫在20世纪的中国政坛上具有相当重的分量。
一、“陈家党”的形成及其真相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之所以能够跻身于旧中国四大家族之列,是因为他们兄弟俩把持了国民党组织、人事和特工大权20余年。
1.陈氏兄弟的崛起,纯粹是出于蒋介石的特别提携
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老牌政党,名称几度改变,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国民党已有了30多年的历史,党内人才济济。按照正常的道理,国民党的组织大权怎么也轮不到在党内毫无资历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去掌管,陈氏兄弟的崛起纯粹是出于蒋介石的别有用心和特别提携。
在辛亥革命时期,蒋介石追随陈其美,陈其美、黄郛、蒋介石三人于1912年在上海结拜为金兰兄弟,陈其美有恩于蒋介石,并向孙中山推荐过蒋介石。1916年陈其美被袁世凯的刺客刺杀于上海,蒋介石为失去恩师而悲痛万分。1924年蒋介石因办黄埔军校而在国民党内崛起。蒋是一个极有心计与手段的阴谋家、权术家,纵横捭阖的高手。据他的机要秘书透露,蒋带在身边随时揣摩钻研的两本书是《孙子兵法》和微国策》,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不过是他欺骗世人的一个幌子。蒋既要利用国共合作,争取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以壮大国民党的实力,但他又要防范并最终把共产党人打人血泊中。要达到这样互相矛盾而又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蒋介石惟有把国民党(国共合作)的党务大权交给自己的心腹死党才能够达到目的。
文摘插图:

后记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100年的漫长生涯中,以50岁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他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著述数十种,成为著作等身的一家。他的文化观及其具体的阐述,容或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他对中华文化的挚爱以及期盼中华文化复兴的殷切情怀,却不能不让每个中国人为之感动。
此外,晚年的陈立夫,能够抛开党派成见,呼吁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并为此与“台独分子”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斗争,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笔者认为.陈立夫众多著述留给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是他对西方文明负面的严厉批判。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前后生活了20年,他对这个金元帝国可谓知根知底,他认为所谓美国模式绝不可以成为世界的样板。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在追求最大利润的驱使下,资本和商人是绝对不会考虑我们这个小小地球的承受能力的,无限的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将把人类带向灾难的深渊。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生存智慧,回归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愿他的这些思考,人类不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本书写作过程中,刘志强教授、张国钧博士、张珊珍博士等众多师友给予了热情的指导与帮助;张海英、曾红梅、杨松娇小姐承担了本书稿录入电脑并校对的任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要说明的是,目前有关陈立夫的研究成果极少,要在短时间内写出高水平的陈立夫传记尚非其时,本书只是我们的初步研究成果,目的是让读者尽快地比较全面地了解陈立夫这个人。我们将在这个基础匕,继续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