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国外劳动关系经典著作译丛)

分類: 图书,经济,世界经济,美国经济,
品牌: 托马斯·寇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4571504/9787504571502
·条形码:9787504571502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外劳动关系经典著作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的核心目的是,提炼并追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面对的高度竞争压力,特别是来自非工会化组织的压力,工会化组织的各参与主体的反应。《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主要内容包括:从战略选择视角看产业关系;工作场所的产业关系;战略业务决策中的工会安排;美国工人和产业关系机构等。
编辑推荐《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的显著特点是,劳动关系研究不再局限于劳动部门或工会部门,而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对象。这一阶段出版了一批劳动关系译著和著述。
目录
第一章 从战略选择视角看产业关系
第二章 美国集体谈判体系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无工会产业关系系统的出现
第四章 工作场所的产业关系
第五章 谈判的过程与结果
第六章 工会背景下变化的产业关系
第七章 战略业务决策中的工会安排
第八章 美国工人和产业关系机构
第九章 影响未来的战略选择
附录 产业关系转型中的美国和中国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劳动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劳动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能否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学界如何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则成为学界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我国关于劳动关系的学术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主要是政策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90年代以后,面对日益突出的劳动关系问题,学界开始有人借鉴和引进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理论和方法,试图对于中国的劳动关系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其中90年代中期出版的以《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为代表的著作,即是这种尝试的产物。但这种研究还仅仅是中国劳动关系学术研究的艰难的起步,不仅参与人数有限,而且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加之当时劳动关系问题还没有到了急迫的程度,所以这一研究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大的反响。
到2000年前后,随着劳动关系问题日益加剧,劳动关系开始成为学界的关注问题。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劳动关系研究不再局限于劳动部门或工会部门,而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对象。这一阶段出版了一批劳动关系译著和著述。这些著述开始更多地介绍和引进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理论和制度,研究的视野开始放宽,研究的内容也开始深入。而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和实施,劳动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都在用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来对于劳动关系问题做出解释。这一期间,出版了大量的劳动关系教材、专著和研究论文。应该说,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
文摘插图:

无工会产业关系系统的出现
在集体谈判发展和成熟的同时,一个替代的无工会产业关系系统正在同一企业和同一行业中稳步出现——首先,非常缓慢而且非常安静,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则更快而且更加明显。在1960-1980年间,这种非工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一系列的行业中的发展和扩散足以导致80年代在工会化关系中引入的主要变革。本章我们将发掘外部环境、引导高层管理者作决策的价值观和业务战略,以及从1960年以来的产业关系管理(这是理解这一演进的核心)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采用已经在第一章 中描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无工会部门的发展和扩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将说明传统的被界定为我们的三层次框架中的中间层次和底层产业关系受到外部力量和以上三个层次的战略决策的影响程度。反过来,这将说明我们为什么把管理者政策和行动看做近些年来美国产业关系的驱动因素。
一、工会衰退的数量和范围
也许说明我们的观点的最佳方式就是简要地概括从1960年以来美国经济中的私人部门中发生的工会化衰退的数量和范围。工会组织化的衰退的总体数量已经在图2-1中显示出来。图3-1总结了它在不同行业分类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