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屋杂忆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综合,
品牌: 金性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码:31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2626229/9787532626229
·条形码:97875326262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金性尧,笔名文载道,别号星屋,1916年5月5日出生于浙江定海的一个殷实之家,2007年7月15日病逝于上海瑞金医院,享年91岁。
金性尧一生,童年生活富裕,青年主笔文坛,中年历经坎坷,晚年健笔纵横,走的是一条由作家到编辑、又由编辑到学者兼作家的道路。他青年时代追求进步,曾主编《鲁迅风》、《萧萧》、《文史》等杂志,为祖国和人民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而晚年潜心撰述的著作,无论是对唐、宋、明诗的精辟评注,还是谈占论今的文史随笔,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简介金性尧,笔名文载道,号星屋。浙江定海人。文史专家、资深出版人。青年时代编辑《鲁迅风》等杂志。建国后历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有《唐诗三百首新注》等著作二十余种。 本书辑其怀人忆旧文章六十一篇,主要为对家人朋友、故乡风俗的追忆,对作家作品及三四十年代图书期刊的评论,生平的回忆等。
目录
我的父亲(代前言)金文男
此时有子不如无
一个声音消失了
获虎记
她才二十八岁
找寻
曲巷送别
忆若英
忆望道先生
鲁迅丧仪之忆
叶落归根
占祥寺
白头青鬓隔存没
故人坟树立秋风
词流百辈消沉尽
说着同光已惘然
忆苏青
忆孔另境兄
忆陈子展先生
人世几回伤往事
旧事方城六十年
地留一士
悼黎庵
关于鲁迅的四封信
知堂的两本书
尘无的《浮世杂拾》
傅东华的《山胡桃集》
赵景深与中国小说史
读陆侃如致刘大杰书
忆《星屋小文》
《鲁迅风》掇忆
借古话今
《文史》琐忆
忆三家村
我与书
絮叨
斗室微吟
堕甑录
新文艺书话
似曾相识燕归来
逛商务
《唐诗一百首》的沧桑
关于《中华活叶文选》
古籍工作的忌讳
两本三百首
选本的时间性
夜半钟声到客船
民国诗选
旧诗选录
灯市
食味小记
江村之夏
故乡的戏文
苏州河畔
老房子
春雨楼头
滥竽录
三步曲
人豕之缘
虎年谈龙
本命年
星屋小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的父亲金性尧,笔名文载道,别号星屋,1916年5月5日出生于浙江定海的一个殷实之家,2007年7月15日病逝于上海瑞金医院,享年91岁。
父亲一辈子读书、爱书、编书、写书,是个纯粹的读书人。他才气横溢,博古通今,且经常将其化为平和通达的文字,与读者交流;同时,他性格率直,不谙世俗,并始终保持着传统文人的本色,为后人推崇。尤其到了晚年,他更是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只以文章为知己,视写作为生命,笔耕不辍,直到88岁出完最后一本文史随笔《闭关录》后,才无奈封笔。
回忆父亲的一生,童年生活富裕,青年主笔文坛,中年历经坎坷,晚年健笔纵横,走的是一条由作家到编辑、又由编辑到学者兼作家的道路。他青年时代追求进步,曾主编《鲁迅风》、《萧萧》、《文史》等杂志,为祖国和人民做过不少有益的工作;而晚年潜心撰述的著作,无论是对唐、宋、明诗的精辟评注,还是谈占论今的文史随笔,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父亲离开我们至今已一周年有余,他遗留下来的大量著作及文字,依然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尤其是他的一些怀人忆旧之什,更是在一些喜爱它的读者之间不胫而走。父亲生前就职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曾叹其为“天下之至文”:“没有怒吼,没有痛詈,没有惊世骇俗的论议;然而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汩汩潜涌着一种蚀骨侵魄、深深长长的哀思。”去年我在参与编辑《文以载道——金性尧先生纪念集》时,曾想将父亲的一部分怀人忆旧之什编入,但因篇幅太多,只得作罢。
现为报答广大读者的深厚情意,特从父亲发表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杂志以及八十年代以后的随笔集中,精选一部分怀人忆旧之作,并配以有关照片编集成册,以父亲的笔名“星屋”冠之,呈献给广大读者朋友。“星屋”本为父亲书斋名,后也作别号和笔名使用;“星屋”当取自黄仲则的名句“一星如月看多时”,父亲第一本由巴金亲任编辑的散文集即名为《星屋小文》。
本书所选文章大体按内容题材分为追忆家人朋友、作家作品、书籍报刊、家乡风俗以及童年、中年和晚年生活等几大类编排。下面我对父亲一生作一简单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父亲文章。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文摘插图:
来小雍自己还办过一份《自学》杂志,清石灵同志(孙大珂)编辑,读者对象主要是职业青年和大中学生,这却全然为了营利,即每一面都要留出相近一半的地位刊登商业广告,也即凭他平时的交游关系去拉来的。
《鲁迅风》上的广告,除了貂蝉荣室外,还登过其他商业广告,那是我去拉的,因为这些,店的老板都是我的亲戚,目的是要他们拿出钱来,为了讨好他们,我还用杂文的形式,替一家钟表店写了一份广告,从中国人不遵守时间谈起,也受些鲁迅写的书籍广告的影响。
稿件来源,主要依靠“孤岛”的作家,偶尔也转载内地刊物上的,如成仿吾同志的“纪念鲁迅》,题目下还注了“特稿”。这两字其实很含糊,当初的用意是想说明,并不是作者专为《鲁迅风》而写。有些稿子,则是柯灵同志转来或拉来,当时他在编《世纪风》副刊,已经有了一个作者队伍。也可以说,《鲁迅风》的若干作者,也即《世纪风》的作者。还有一些内地来的作家书简,大部分是写给许广平先生的,由她抄给我转刊在《鲁迅风》上,目的是让“孤岛”的作家和读者,可以略知内地作家的近况,含些异地同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