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
分類: 图书,建筑,城乡建设、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综合,
品牌: 张鹏
基本信息·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0838782/9787560838786
·条形码:978756083878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以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建设的这两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并运用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在都市形态演进中所起的基础性支持作用进行了探讨。以试图在近代上海都市空间演进的市政控制过程和市政设施影响诸方面进行论证,并为今日上海都市空间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张鹏,山东淄博人,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并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任教,从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序言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前人的研究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都市历史上的公共租界
第一节 公共租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都市形成的地理背景
二、租界空间的地脉因素
第二节 公共租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前租界时期
二、公共租界的演变阶段
三、租界空间的社会特征
第三节 公共租界的空间构成
一、贸易与租界空间
二、投机活动与租界空间
三、资本主义自治的城市形态
四、地价分级与空间布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都市建设的市政控制
第一节 市政机构的组成
一、市政机构的产生
二、工部局
三、工务处
四、对一份工务委员会报告的分析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制度
一、建设法规
二、建造制度
第三节 市政建设的方式与资金
一、建设方式
二、资金来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空间与港岸设施
第一节 水运与上海都市发展
一、上海对水运的依赖性
二、沿江发展的都市空间
第二节 码头变迁的因素与影响
一、码头类型转变的社会背景
二、政经条件下的港岸空间秩序
第三节 港岸扩张与都市空间
一、航运业与租界建设资金
二、港岸扩张与都市场景转换
第四节 两个滨水公共空间
一、外滩
二、外滩公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都市空间与道交、敷地
第一节 道路发展之阶段特征
一、创始阶段(1843—1854年)
二、早期建设(1855—1865年)
三、稳步发展与渐趋完善(1865—1893年)
四、租界再次扩张后的高潮(1894~1927年)
五、公共租界道路建设的尾声(1928—1943)
第二节 市政控制下的敷地演化
一、早期材料
二、花岗岩石片
三、硬木
四、沥青与混凝土
第三节 交通工具的演进与道路发展
一、早期交通工具
二、现代交通工具
三、交通工具的演进与道路发展
第四节 道路建设的都市意义
一、推动公共领域扩张
二、促进都市空间发展
三、租界道路建设的示范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政管线与都市生活
第一节 给排水与都市生活
一、供水系统设立的背景
二、现代供水系统的设立与运营
三、公私领域的平衡:城市供水事业的特许经营
四、自来水的销售对象与供水差异
五、城市供水的意义
六、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影响
第二节 道路照明的演进及其社会意义
一、公共租界道路照明的演进
二、煤气灯照明的创始
三、煤气灯、电灯照明的竞争
四、道路照明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管线装备下的租界建筑
一、租界建筑的管线类型与安装方式
二、管线装备下的租界建筑
本章小结
结语 摩登时代的都市建设启示
附录
附录一 工部局工务委员会1866—1867年度工作报告
附录二 公共租界中的市政工程事件一览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名词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上海开埠之初,英人获得了外滩地区土地租用权;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强在租借地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和安全感,外滩建筑群也开始不断翻造。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大量涌入上海,外滩建筑群又一次大规模更新,从而造就了一个“摩登上海”的时代。我们今天所见外滩地区都市形态的基本轮廓,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的“摩登15年”内最终形成的。外滩地区的演变历程及其都市形态是如此地高效多样,仪态万方,也使我们不由地对其支撑要素发生疑问:这一都市形态的生长方式是怎样的?有无经过周密的规划?当时的市政控制如何进行?在“折中的古典”和“浪漫的摩登”外表风格背后,市政设施和隐蔽工程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这一类问题,涉及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是上海近代都市和建筑历史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张鹏在攻读博士期间,参加了我主持的外滩历史建筑系列研究课题,将上述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探究范畴,以比较新颖的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和大量图文档案资料的搜证,深度剖析了外滩地区在市政控制和基础设施层面上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运作方式,客观评析了上海历史上都市建设的智慧和技巧,拓展和丰富了该领域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可以说,他在这一研究中用功、用心,见解独到,方法讲究,逻辑明晰。所取得的成果,对历史城市与建筑遗产研究,以及对未来的城市再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文摘插图:
2.工业空间
上海近代较为集中的工业区域有虹口一杨树浦地区、沪西曹家渡地区、沪南制造局路、日晖港地区和浦东陆家嘴地区,这些区域均临黄浦江或苏州河(图1-15)。显然,在公路、铁路运输不够发达的近代,价廉而稳定的航运是兴办工业的基础,因为由此可以大大压缩原料和产品运输的成本①。另外,地价低廉也是工业企业向这些区域集中的重要原因。因为工业企业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同时成本的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在这四个区域中,虹口一杨树浦与沪西曹家渡两大工业区有部分位于公共租界界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发起洋务运动,在上海兴办了一批洋务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建于租界辖区内或日后被划入了租界辖区,如1865年建于虹口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84年建于杨树浦的上海机器造纸局、1890年建于杨树浦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在官僚资本的洋务企业出现的同时,船舶工业为主体的外资工业以及为市政服务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有所发展,其中相当部分设厂于虹口一杨树浦一带,如1875年成立的英商立德自来水公司、1883年成立的英商自来水厂等。1894年后,选址于虹口一杨树浦地区的华商民族资本、外资工业企业更多,如英商怡和、老公茂、德商瑞记纱厂、日商三井纱厂等。工业企业在虹口一杨树浦的集中使公共租界的北区东部、东区成为工业集中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