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60年:共和国转身(纪实书系)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品牌: 京华时报社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页码:48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087783
·条形码:978780208778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纪实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经典60年:共和国转身》主要讲述了: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60岁华诞。人们习惯地将这60年划分为两个段落:前30年和后30年。不过,历史是无法分割的,无论是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挫折的30年,还是解放思想、上下求索、改革开放获得伟大成功的30年,都是共和国前进中的必经之路,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也是一种历史延续。
西方人谈及中国改革开放时曾惊叹: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一样难以置信。而改革开放的30年,确确实实地发生了这样奇迹般的转身。30年来的所有成就,都标志着共和国60年达到的历史高度。
编辑推荐《经典60年:共和国转身》描写了60年前,当古老中国成为年轻共和国的时候,沧海桑田的基因就已注入。30年后,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从而开始了伟大的现代化进程,一池清水就此不再平静。30年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用什么语言才能把它准确地聚焦?一个词儿跳了出来——转身!
目录
经济:从单一走向多元
中国第一股沉浮录
理财,非常劳动创造价值
彩票,金钱游戏呼唤立法
民营经济三十而立
招商,把企业搬进中国
通商,世界如此不可分割
乡镇企业,农民的工业化向往
物质生活进入品牌时代
服装,让人民穿得漂亮一点
餐饮,国人的饕餮之旅
旅游,潇洒在山水之间
向南一路到海南
物质生活进入品牌时代
通信,让天涯近在咫尺
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
民航,飞入寻常百姓家
虚拟世界走进真实生活
“洋面孔”的中国生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都市报,市场化媒体的兴起
广告,无处不在的广告
“电视湘军”的传奇
第一晚会二十五年起伏
电影:从样板戏到大片
中国电视剧的兴盛
流行音乐的变奏
高考,重启之后面临大考
教科书三十年变脸记
文学,远离八十年代盛况之后
金庸小说,从江湖到庙堂
英语嵌入中国人生活
司法,步入法治时代
司法,公正的最后底线
从严打到收归死刑复核权
反贪腐,制约权力之路
收容遣送制度存废之间
破冰“民告官”
个税起征点三十年流变
个性从保守到张扬
婚恋,自由、迷茫与回归
谈性色变成往事
公民“身份”的嬗变
从干部到公务员的嬗变
律师:从无到有的人民雇员
大学生从分配到选择
体育:从“零”的突破到实现强国梦
奥运:率先开放的体育梦
足球,曾经的体改先行者
人与土地的变迁
特区三十年的深圳之路
小岗:人与土地的变迁
票证的流变
将票证送进历史橱窗
护照,通行证上渐开的国门
新时代?新名词?新问题
农民工寻梦城市
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与现实
从多子多福到只生一个
合作医疗的前世今生
环保,保卫地球家园
慈善,让爱心在人间传递
禁毒,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
艾滋病,从恐惧到理性防治
多难兴邦
非典,应急体系的重建之路
多难兴邦,从唐山到汶川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港澳的回家之路
两岸关系变迁纪事
外交的华丽转身
和平崛起下的外交转型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本书的主题可以浓缩为两个字——转身。转身过程中的波澜壮阔,千言万语也难以言尽。因为,这是共和国母亲的一个转身,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风雷激荡、地覆天翻的沧桑巨变。
书中的篇章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曾以“30年转身”为总标题在京华时报连载,用每天一个跨版的篇幅刊登了59期。这样的大型系列报道,京华时报创刊以来是第一次。我们的愿望,是尽可能地充分展现改革开放30年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59篇文章,59个侧面,组合在一起就呈现了一个伟岸的立体形象。30年来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多彩缤纷,用什么语言才能把它准确地聚焦?一个词儿跳了出来——转身!西方有人谈及中国改革开放时曾惊叹: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一样难以置信。而改革开放的30年,确确实实地发生了这样奇迹般的转身。尽管每一段历史都有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但这30年,由于一个转身,共和国变得极富传奇,变得更加年轻,变得如此崭新。这是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个伟大的转身!
文摘插图:
经济:从单一走向多元
中国第一股沉浮录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精致华美的橱窗内,陈列着记载世界各地资本市场发展进程的各种标志性物品。其中就有一张制作精美的中国股票。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股票。
1986年11月。邓小平将这张股票赠送给当时的美国纽约交易所总裁约翰?凡尔霖。以此向世人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
真庆幸,在两市1500余张股票中飞乐音响一直保留着最初的名字。透过这张股票的变迁,我们可以检视中国股市传奇般的历史。
酝酿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
43岁的秦其斌接任了当时上海电声总厂厂长职务。这是一家以生产喇叭为主的工厂,主要给电视机厂做配套,还可以做音响。
像所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一样,当时的电声总厂只需按计划完成任务,就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但身处激荡起伏的变革时代,秦其斌与许多有胆有识的弄潮儿一样: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渴望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他开始琢磨带领电声总厂开拓新的经营思路。
机会一下就被他瞅准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慢慢提高,对娱乐活动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上海街头开始出现了“音乐茶座”这样的新鲜事物,而且生意十分红火。市面上对音响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秦其斌果断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音响生产,拓展市场。同时萌发了在原有工厂下建立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念头,主要帮助客户设计和安装扬声器。这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小飞乐”。
问题随之产生,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计划经济年代,计划外的经营活动最缺的就是资金。企业要发展,没有资金是行不通的,但秦其斌手上一分钱也没有。上级同意了扩大音响生产的想法,但明确表态:资金上要自己想办法。
1984年上半年,秦其斌在上海长宁区参加工商联会议,偶然间听一些老工商业者聊天时说起旧上海很多民族企业都用股票来集资。第一次听说股票这个东西,秦其斌受到了启发。他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发行股票
“你们打算向社会发行股票么?”
“是的,向社会发行。”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于对“向社会发行”的理解不同,将打算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股票集资,说成了向社会公开发售。于是,报纸头版一篇题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接受个人和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