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品牌: 张紧跟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707285
·条形码:978750970728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度剖析了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的基本运行状态,力图揭示出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作了切合中国实际的探索性分析。
作者简介张紧跟,1973年生于湖北省应城市,管理学博士,曾先后求学于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在《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
编辑推荐《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内政府间关系的含义
第二节 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中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
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政府间纵向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析
第三节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实践分析
第四节 理顺政府间纵向关系的思考
第三章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
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思考
第四章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中的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实践
第四节 对行政区划改革的反思: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五章 当代中国城市群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城市群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城市群治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当代中国城市群治理的实践
第四节 优化城市群未来治理的思考
第六章 当代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迈入21世纪,世界全面过渡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市场无界化的浪潮汹涌,民族国家或地区诸多的传统“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大量滋生,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以往一个国家和一个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经力不从心,无法面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如何生产和供给“区域公共物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投资与贸易、资源配置、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区域公共问题,成为区域政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我国来看,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那些曾经禁锢于行政区划的公共问题也逐渐突破管辖区的刚性束缚而向更广阔区域渗透和释放,从而衍生为错综复杂的区域性公共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
然而,无论是哪一类区域公共问题,都是传统管理技术和理论尚未涉及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分支领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应运而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轫于欧美,在国外学界一般称之为“区域治理”研究,其理论源流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诞生的区域经济学,后来融会了政治学、发展理论、治理理论等多兀视角,逐步成为区域科学研究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我们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将会愈来愈凸显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们率先在国内学界进行了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从区域行政概念的探析到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深化,其间经历了十多年的摸索与探讨。1994年,我们在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首设区域行政研究方向。1998年又在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点设置该方向。我们当时的研究趣旨侧重于探讨区域行政研究的源流,同时强调研究的区域性,利用地缘与本土研究优势,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区域行政的基础理论及港、澳、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的形成机理和运作机制,并对其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色及粤港澳政府合作进行了有效探索。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我们认识到区域研究需要突破个别学科各自为政所导致的知识困局,在研究上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整合,从知识的源头打破本位主义与工具主义所预设的各种条框,研究者需要兼具宏观视野与跨科际的思考能力。因此,我们强调打破单一学科的视野束缚,以实现跨学科的科际整合,将单一的研究取向转变为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多学科取向,使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朝着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研究方向发展。
文摘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 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研究状况
(一)西方学者对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在西方国家,国内政府间关系一直都是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国内政府问关系演变的实践相呼应,国内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国内政府间纵向关系。对此,沈立人先生在其《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就列举了一系列西方学者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著述,包括英国中央政策检查组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琼思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的新方法》、罗兹的《英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一种分析模式》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中的控制与权力》、埃利奥特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法律作用》、佩奇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施加影响的手段》、桑德斯的《为什么要研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里甘的《英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力依赖关系论的应用》、艾伦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赖特主编的《西欧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村松岐夫的《地方自治》等等。这一点从后来董礼胜编写的《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一书中所援引的大量文献也可以得到证明。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即从关注宪政规范转向关注动态运作,从关注国内政府间纵向关系扩展到关注国内政府间横向关系。对此,美国学者指出,因为“美国大致有87504个政府组织,它们之间时而合作,时而竞争,有时甚至于发生冲突;在各种相关政策领域,公共管理都面临着协调不同政府之间计划的艰巨任务”。
后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记载着我近lO年来对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理论思考,希望这一研究能有助于增进这一领域的知识积累。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既受制于研究资料难以有效获得,也因为其关涉到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而必须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虽然要交付出版了,但内心里仍然忐忑不安,真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与斧正,以共同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在这本书最终得以付梓之际,首先我要由衷地感谢我所在的学术研究群体。我的博士生导师陈瑞莲教授,她不仅一直指导和关注着我的研究,而且还将本书纳人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丛书。夏书章教授和王乐夫教授,在中山大学学习与工作的日子里,我一直受益于他们博大精深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理论。任剑涛教授、肖滨教授、马骏教授、郭巍青教授、郭小聪教授、廖为建教授、倪星教授、蔡立辉教授、陈天祥教授、岳经纶教授等,在以往的学习与研究中,他们的帮助与点拨使我受益无穷。张海清副教授、刘亚平副教授、朱亚鹏副教授、郭忠华副教授、谭安奎副教授、黎汉基副教授、黄冬娅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