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

分類: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服务业,其他,
品牌: 周寄中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587988X/9787505879881
·条形码:978750587988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讲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研发创新的支撑,然而单纯的创新并不能带来创新收益的独占和商业上的成功。因为没有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在内的服务活动的保护,竞争对手会很容易模仿创新成果,给创新者带来重大损失。服务创新活动不仅是保护创新的有效机制,而且是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质言之,研究开发活动创造并实现了价值,服务活动则保护和巩固了创新价值,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动关系。《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由导论、1~7章和结语组成。导论主要论述“‘研发与服务’联动会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全书的主要观点;第1~3章分析了服务创新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4、5两章分别从电信产业的“研究开发与服务”联动和营销服务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上述主要观点;第6章则从银行业的服务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联动分析上述主要观点;第7章运用仿真方法分析两个产业的服务创新特点。《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可供企业和政府中有关的领导干部、决策部门和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导论:“研发与服务”联动会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
自主创新能力
第1章 服务创新理论分析框架
1.1 服务创新研究范式
1.2 服务创新的类型与模式
1.3 服务创新理论分析框架
第2章 创新独占性的获利机制
2.1 创新的外部性——创新获利机制问题的由来
2.2 创新收益独占性分析框架
2.3 服务创新中的收益独占性问题
2.4 PFI分析框架在服务创新适用性的讨论
第3章 基于系统观视角的服务创新独占分析
3.1 创新系统分析范式与服务创新收益独占性系统
3.2 现代服务业创新收益独占性系统的构成
3.3 服务创新收益独占性系统要素联动分析
第4章 我国电信产业创新系统“研发与服务”联动分析
4.1 系统联动视角下我国电信产业服务创新
4.2 电信产业创新系统联动问题的提出
4.3 电信产业边界及经济特性
4.4 电信产业技术与服务双重性
4.5 我国电信产业创新系统构成
4.6 技术标准产业化中“研发~服务”系统联动分析
4.7 七层面电信产业服务创新分析——EllenWard通信原理视角
4.8 Bilderbeek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视角分析
4.9 电信服务产品创新
第5章 电信运营商顾客价值分析与有效体验服务
5.1 电信行业及其产品的特点
5.2 电信运营商的顾客价值与创造分析
5.3 体验管理与顾客价值提升
5.4 实施电信运营商有效体验管理
第6章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分析
6.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概述
6.2 中国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概述
6.3 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
6.4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
第7章 银行业和电信业服务创新系统仿真
7.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与仿真步骤
7.2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收益独占性系统仿真模型
7.3 某股份制银行创新收益仿真模型模拟分析
7.4 电信产业系统联动创新的仿真方法分析
7.5 电信产业创新系统联动仿真结果分析
7.6 政策实验
结语: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
……[看更多目录]
序言“创新系统工程中的研发与服务”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的子课题“我国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企业建立‘大服务一R&D’联动模式的比较研究”的研究报告之一。
现代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制造业企业一样,同样需要研究开发(R&D)创新的支撑。然而单纯创新并不能带来创新收益的独占和商业上的成功,因为没有知识产权(IPR)的保护,竞争对手会很容易模仿创新成果,给创新者带来重大损失。知识产权服务不仅是保护创新的有效机制,而且是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质言之,研究开发成果创造并实现了价值,而知识产权则保护和巩固了研究开发创新价值,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动关系。
本书由导论、1-7章和结语组成。导论主要论述“‘研发与服务’联动会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全书的主要观点,并据此提出如下问题: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之一:研发活动与服务活动密切联动;知识密集型服务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服务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与服务联动与提升我国电信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1~3章分析了服务创新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独占性视角中的创新获利机制和基于系统观视角的服务创新。所谓“独占性”,就是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创新者能否独占知识产权的能力。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则会大大削弱服务创新的动力。在我国服务产业这一问题比较严重。
文摘插图:

在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终端顾客希望可以在一个统一的门户中获取融合通信服务,并享受融合的各类增值创新服务。在这个业务能力飞跃的过程中,中国移动、新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全业务产品开始趋于同质化,客户体验将成为决定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本节将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以移动产品的高校学生用户群体为例,探讨电信运营商有效体验管理的实施框架。
在北京高校通信市场中,2008年电信行业重组前主要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动感地带和中国联通的UP新势力两个品牌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其中联通的UP新势力既有G网也有c网的用户,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产品由于其成功的品牌策略,相比其他产品品牌一直在高校市场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2008年5月24日,电信业重组方案正式公布,重组后的电信运营商由原来的五家合并为三家,重组的结果是新的三大运营商将成为既有移动通信业务又有固定通信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商,如图5-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