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分類: 图书,传记,家族研究与传记,
品牌: 钱杭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906398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讲述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这回就犯了大忌。当初贸然响应葛兆光先生的号召,加入“研究生.学术入门手册”丛书的作者队伍,承担《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一书的编写,但合同刚一签过就后悔了。按照学术界的共识,中国戏剧史早已不是以元明清戏曲文学为主线的相对单一的研究领域,而是一个囊括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文物等多个领域在内的无比庞大的研究体系。以我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水平,尚不足以为该领域的研究生们写入门辅导书。还有,我所在单位事务繁冗,也使我根本没有时间写这本书。
今年年初,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发来请柬,拟邀我在7、8、9三个月赴该馆从事《唐代的佛教与戏剧》这一项目的合作研究,要求至少作一次学术报告。我觉得写这本书的时间有了,初步打消了毁约的念头。
作者简介钱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从事中国社会史和中国宗族制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1991)、《中国宗族制度新探》(1994)、《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1995)、《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2001)等。译著有《中国的宗族与戏剧》(1992)、《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1999)、《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2008)等。主要论文有《中国古代世系学研究》(2001)、《中国历史上的排行制与实名敬避问题》(2003)、《中国古代的世系与谱法——兼与日本相关制度的比较》(2006)、《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问题》(2009)等。
编辑推荐《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是钱杭编著的,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1 宗族的定义
一、宗族与世系群理论
二、《尔雅·释亲》论“宗族”
三、班固论宗族
2 宗族的结构
一、家:宗族的基础
二、房:宗族的分支
3 宗族的规模
一、“宗”的规模
二、“族”的规模
三、九族:两类宗族集群
4 宗法制度
一、宗法概说
二、狭义宗法:大宗小宗之法
三、广义宗法:宗子之法
5 宗族的谱牒
一、谱牒概说
二、谱牒的收藏与目录
三、关于族谱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四、关于族谱的“真假”问题
6 宗族的祠堂
一、宗庙、祠堂概说
二、宗庙、祠堂的象征意义
三、宗族祠堂的现状与展望
7 丧服制度
一、丧服概说
二、丧服的内在根据
8 宗族史研究参考书目
一、入门书目
二、基础文献
结语
……[看更多目录]
文摘1 宗族的定义
据著名历史学家冯尔康教授的综合,现当代“我国和华裔学者”对“宗族”大致有四种“规范和表述不同”的理解方式:
(1)强调“家”对宗族的作用,认为族是家庭的扩延。代表性学者有费孝通、许粮光等。
(2)认为宗族是有宗法的、共识的、首领的血缘群体。代表性学者有徐扬杰、吕思勉、王玉波、陈其南等。
(3)把宗族分为两个层次,或者说两种类型,给予相应的定义。“低层次家族”是靠婚姻与血缘关系形成的同居或聚届的、有共同经济生活的亲属组织;“高层次家族”是从同一低层次家族中分化出来的若干相对独立的低层次家族,是非聚居的。代表性学者有朱凤瀚等。
(4)强调姓氏的作用,指具有相同姓氏的人们的群体。代表性学者有吴景趨等。
冯尔康教授认同前三种说法,认为“前三种说法虽强调重点不一,但颇多共同点,即构成宗族的要素是成员间有血缘关系,且以男性系统为原则,以家庭为基础,有聚居地(分别居于各地的情形罕见),是一种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