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闻语言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李杰 著
出 版 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31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7637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闻传播这个特定的语境出发,抓住媒体(介)这个关键环节,以传播者和受众为依托,考察不同媒体新闻语体(包括报刊新闻语体、广播电视新闻语体、网络新闻语体)语言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作者简介
李杰,1961年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后。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省、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理论与应用、新闻语言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现代汉语状语的多角度研究》,在《当代传播》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媒体新闻语言研究的承前启后——序李杰《媒体新闻语言研究》
前言
第一编 总论
壹 媒体新闻语言研究说略
引言
第一节 媒介(体)在新闻传播语境中的地位及其对新闻语言的总体影响
第二节 不同媒体新闻语言比较之一:媒介差异
带来的语体特点
第三节 不同媒体新闻语言比较之二:语篇差异带来的结构特点
贰 新闻传播中有关语言信息的若干问题——兼论不同媒介新闻语言的比较
引言
第一节 信息编码与信息分类:信息质
第二节 信道干扰与信息歧解:信息量
第三节 信源事实与信息结构:信息位
第四节 信宿定位与信息冗余:信息度
余论
第二编 比较
壹 新闻语篇与信息
引言
第一节 新闻语篇的信息单位——信息单元
第二节 新闻语篇的编码结构——主位结构
第三节 新闻语篇的解码结构——信息结构
贰 新闻语篇的衔接
引言
第一节 不同媒介的新闻语篇共有的衔接方式——词汇手段
第二节 不同媒介的新闻语篇共有的衔接方式——语法手段
第三节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语篇
特殊的衔接方式
叁 新闻语言的冗余性
引言
第一节 新闻传播中的冗余分析
第二节 不同媒介新闻语言冗余度的量化比较.
第三编专论
壹 广播、电视消息内容提要的语言差异
贰 电视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叁 电视述评解说词中指称词语的话语分析
肆 网络新闻语言的特点——兼与传统新闻语言比较
伍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若干原则
陆 网络新闻的主观倾向性
柒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捌 网络新闻标题谬误类例
玖 网络论坛BBS的语用特点
附录
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节目部分内容提要文字稿
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部分內容提要文字稿
主要参考文献
新闻语体语言研究的新开拓——李杰《媒体新闻语言研究》跋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编 总论
壹 媒体新闻语言研究说略
第一节媒介(体)在新闻传播语境中的地位及其对新闻语言的总体影响
(一)媒介语境与新闻语体
语体与语境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选择。在语境的作用下,就可以形成相对稳定而又具有特殊风格的语体。
语境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的结构网络:第一层面是言外、言伴、言内语境,第二层面有六种语境。其中言外语境有认知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言伴语境有伴随、现场语境,言内语境有语篇、句际语境。。媒介是指“使二者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就新闻传播过程来说,人类社会已有的媒介先后有发声器官、印刷、电子;就语言信息传播来说,媒介有声音、文字;就非语言信息来说,有图像。拥有一定的媒介并用来作为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实体,谓之媒体,通常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体)因素是言伴语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体的形成变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不同媒体的作用使新闻语言语体形成了不同的分体:报刊新闻语体、广播电视新闻语体、网络新闻语体。王希杰曾预见过新闻语体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产生分体:“印刷术、电子、因特网的应用分别造就了报刊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网络新闻语体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