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物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赵淮青著
出 版 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2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18817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逝者的风骨
莲花池畔
铁骨金声 巍巍其人
忆念冯沅君先生
时代歌者的墓碑
人的花朵
童书业先生的人情味
卓越的贡献与悲惨的遭遇
“史学界的杨小楼”赵俪生先生
我在青海高原的岁月
下关的风
边城茶洞
作者简介
赵淮青,原名赵修身,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编审。1950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史系,1953年毕业后到新华通讯社,先后在陕西、甘肃、青海、河北分社任记者;1978年调回新华社总社,任国内部和《嘹望》杂志编辑、记者;1983年调任新华社云南分社副社长;1988年回北京,任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农村大世界》杂志总编辑。担任新华社记者40余年,撰写过大量新闻报道,作品曾入选大学教材和中学课本;出版有《通天河上》、《赵淮青通讯特写选》等著作。
目录
序
人物篇
时代歌者的墓碑——聂耳50周年祭
聂耳和他的母亲
莲花池畔——诗人李广田之死
卓越的贡献与悲惨的遭遇——记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华岗
我所认识的赵俪生先生
“史学界的杨小楼”赵俪生先生
送赵俪生先生远行
铁骨金声巍巍其人——吕荧先生逝世35周年祭
忆念冯沅君先生
人的花朵——记京剧艺术家关肃霜
缘何去匆匆
夕照灿烂——记曲艺大师骆玉笙
故国情结——记旅法著名歌唱家汪漱芬
久违的石羽先生——一位早年的电影明星
遥遥山水情——记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
此地有先生足迹——纪念闻一多百年诞辰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忆念欧阳采薇先生
童书业先生的人情味——记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师恩绵绵无尽时——孙昌熙先生10年祭
不思量,自难忘——追念邹冈兄
送老米
莫艾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记者
难忘唐君放
记忆中的袁林大姐
痛悼焕斗
兄长解力夫
山水篇
边城茶洞
常德纪行
从索溪峪到天子山
光华照耀闽南
泉城寻梦
昭通雨滴濛濛
下关的风
春城留住海鸥
登临虎跳峡
神奇的青海湖
通天河水
塞纳河的温情
巴黎的咖啡馆
个人记历及其他
白浪河之忆
我心中的歌——聂耳50周年祭
课堂内外
我在青海高原的岁月
风云奔走60年
人间珍贵的感情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文革”中青海的一次流血事件
陈老总落难石家庄
曲溪河啊,你为什么不咆哮
诗二首
故乡的白杨林
我的大舅母
附
怀往古之遗香撷现代之精英——关于《赵淮青通讯特写选》的通信
记者笔下的散文——读《赵淮青通讯特写选》
后记
书摘插图
人物篇
时代歌者的墓碑
——聂耳50周年祭
昆明是聂耳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安息长眠之所在。
初夏的清晨,我有幸与聂耳的兄嫂聂叙伦、郑琼两位老人,结伴去瞻仰聂耳墓。聂耳墓坐落在昆明西山龙门近处,四周苍松翠柏环绕,碧荫森森,葱茏满眼。墓地设计像一把琴,墓碑立在“琴”的中央。碑的正面是郭沫若的豪放墨迹“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背面镌刻着郭老对聂耳的赞词,誉他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巍巍然与其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
从聂耳墓走下来,我的心中泛起丝丝怅惘。1935年7月17日,聂耳不幸在日本鹄沼海滨遇难。那时他还不到24岁。一个青春永在、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的形象,占据了我的心。
天忽然下起雨来。蒙蒙雨幕笼罩了远山近树,我扶着两位老人走进美人峰一个凉亭避雨。在我们面前是烟雨空濛、浩渺无边的滇池,令人神思飞越,浮想万千。叙伦老人不无惆怅,对我讲起55年前的一段往事。
当时,大革命已在血雨腥风中葬送了,那是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聂耳正就读于省立师范,同时又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后来受到反动派的注意。1930年7月的一天,在他离家去上海的前夕,聂耳邀叙伦同游西山,拾级而上,攀上翠色扑人的美人峰。
蓦然,阴云四合,风狂雨骤,他们疾避到一角飞檐下,却仍然挡不住哗哗倾泻的雨柱。叙伦提出另找地方躲雨,聂耳却要求哥哥把伞撑起,旋即,他取出随身携来的小提琴,奏了一曲《满江红》。叙伦也很激动,伴着琴声高声歌唱。
一曲终了,聂耳把琴收起。这时,一艘木船在滇池中正逆风冒雨前进。面对满湖烟雨,聂耳双眉紧蹙,好一阵不说话。在他眼前也许又浮现出那些革命志士慷慨就义的情景吧……他放声高歌,唱了一支《伏尔加船夫曲》又唱了一支《马赛曲》。那沉重粗犷、激越雄壮的歌声回响在群出壑谷,犹如,人唱,万人和……他忽然转头问叙伦:“三哥,、什么时候我们能有自己的《马赛曲》?”沉吟片刻,他自言自语道:“我们一定会有自己的《马赛曲》的!”
流年似水,数十载风风雨雨的岁月逝去了。聂老今日重登美人峰,恰巧又碰上雨天,勾起他多少感触,多少回忆!此刻,他觉得弟弟的歌声、话语犹然在耳,他那引领高歌、侧头拉每的姿势,亦宛然如在目前。
湖风猎猎,细雨飘飘。这位年届耄耋的老人临风而立,触景生情,不由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来。他的歌声并不嘹亮,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动和亢奋的力量。
聂耳出生在1912年2月。四岁丧父,母亲彭寂宽继承了丈夫的医术,也继承了丈夫留下的店铺和诊所。她惨淡经营,殚精竭虑,挑起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决心把儿女们培养造就成人。
从聂耳刚刚懂事时起,每到夜晚,母亲为生计所迫,常常为人家缝洗衣服。每当这时,她喜欢沿用滇戏、花灯曲牌,给儿女们歌唱和讲述《岳飞》、《孟姜女哭长城》、《安安送米》等民间故事。她用高尚的情操教育子女,又给他们以音乐和文艺的熏陶。在那些昏黄的一灯如豆的夜晚,母亲沙哑而浑厚的歌声,带着优美的颤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回荡在漆黑的小巷深处……
母亲是聂耳文化和音乐的启蒙老师。入学后,聂耳又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学业出众,而且十一二岁就崭露音乐才华,学会了演奏横笛、洞箫、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星期天,他喜欢跟随邻居大人去听滇戏、花灯,或到郊区去跟农民学唱秧歌。那些富于民族风味、充满泥土气息的音乐,滋补了他,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根基、插上了翅膀。
春城之美,聂耳之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故乡壮丽的湖山,音乐家本人与旧势力斗争周旋的经历,都化为豪迈雄浑的气势,奔向他的笔端。民族的苦难使他觉醒,对人民的挚爱和对敌人的仇恨,蓄积在他的胸中,终有一天越过时间和空间的天河,倾泻奔流而来,形诸他气势磅礴的音乐创作之中。
风停雨歇,太阳出来了。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水鸟飞翔,湖山如画。在我们面前,刚刚还是无边的雪浪,顷刻之间化为水天一碧。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
这时,那表现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不可战胜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又在我心中响起来了,每个音符、每个乐句都蕴涵着千钧之力。这首歌,在风雨如晦的黑夜,像黄钟大吕激起亿万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而今,它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不分地界,不分民族,在同一个时刻,响彻祖国大地,歌唱我们历尽重重艰险如日之升的祖国,如同江河万里,波涛滚腾……
《义勇军进行曲》将永远回响在祖国的上空,这是聂耳用生命和热血镌刻的不朽的丰碑!
(1985年7月《人民日报》)
聂耳和他的母亲
这是通向昆明的胜迹——大观楼的一条街道。一幢爬满青藤的古朴的楼房,就是聂耳的胞兄聂叙伦的寓所。满头霜华的聂老从安放着聂耳塑像的写字台旁站起来,步履敏捷地迎接我们。当我们谈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大城市以及日本有的地方正在筹划聂耳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时,老人的脸上掠过激动、欣慰之情。他的老伴郑琼轻轻喟叹说:“一转眼半个世纪了,四弟死得太早了,如果他还活着,会给我们留下多少好歌啊!”
窗外,密集的雨点洒在南国阔叶树上,发出撩人心绪的声音。聂老在我们面前展开一册册颜色各异、大小不等的相册。我们从这里看到我国革命音乐的先驱——聂耳青少年时代同家人的合影,看到聂耳与田汉、任光、金焰、郑君里、王人美、陈燕燕、阮玲玉等影剧界著名人士的合影,也看到聂耳登台演出的、拉琴的、跳绳的,各种逗人忍俊不禁的照片。抚今追昔,使人想起那个风风雨雨、波澜壮阔的时代;想起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青年音乐家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聂老深情地回忆起聂耳学生时代以及聂耳同我国文化界著名人士交往的情况。然而,他谈得最多的还是母亲怎样教育、支持聂耳奋斗成才的故事。
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原是云南玉溪县有名的中医,光绪末年迁来昆明,在甬道街开设一爿成春堂药铺和诊所。母亲彭寂宽是傣族,17岁嫁到聂家,跟着丈夫刻苦学习古文和医术。她勤劳善良,性格开朗,而且能够写一笔清秀的毛笔字。她终日劳作不息,以对患者的热忱和对亲朋邻居急公好义受到人们的尊敬。
1912年农历除夕,在一片爆竹声里,她最小的儿子聂耳出生在甬道街那幢阁楼里。聂耳4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寡母拉扯着一女三子,惨淡经营着那个小小药铺和诊所,夜间还要做一些针线活儿,以贴补家用。教养和熏陶
聂耳生活在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环境,看到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怎样竭尽全力供养他们兄弟读书;看到母亲对穷苦人怎样乐善好施,免费看病送药。“人穷不可怕,志不能穷,要待人以诚,讲究信义……”母亲的言行和品格,在聂耳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聂耳童年时代,母亲一边做针线活儿,一边用婉转悠扬的花灯调唱《孟姜女哭长城》,用激越慷慨的滇剧曲牌唱《岳飞》、《花木兰》、《梁红玉》……那些歌,那些弹词,只要听几遍,他就会自个儿唱了。坐在她身旁小凳上的聂耳有时听得激动起来,竞忽然对妈妈说道:“我也要学那些好人,妈妈,我再不惹你生气了。”母亲的歌陶冶了聂耳的性格和情操,也使他受到了音乐的启蒙教育。穷家寒舍一朵花
聂耳刚刚5岁,就能认识l000多个汉字,进了小学几乎每年都名列全班第一。那时,母亲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常常忍痛变卖家产,其中包括那座父亲留下来的、全家人都喜爱的八音小闹钟,甚至以借贷来维持生活。但是,聂耳是穷家寒舍的一朵花,聪慧、活泼、懂事,是饱经忧患的母亲心灵上莫大的安慰,往往人未到,歌声和笑声先到。他一有空就帮助妈妈搞些家务劳动,慢慢地,哥哥姐姐们发现,妈妈一听到小弟的声音,那悲苦忧愁的面容便舒展开来。
一次,聂耳向妈妈要钱买学习用具,见到妈妈那为难的样子,他却又请妈妈饶恕自己,说:“妈妈,不花钱我能学好。我可以借同学的用,那些书我能抄下来。”听到这话,母亲伤心地哭了。
那年冬天,昆明意外地下了一场大雪。母亲不忍心让没有棉衣的聂耳到学校去。聂耳却说:“妈妈,我一点不冷。”说完,他搓搓手,挺挺胸,做了个鬼脸,跳跳蹦蹦消失在茫茫的风雪中。
聂耳9岁时,全家搬到昆明端仕街,街的斜对面住着一位姓邱的木工师傅,善于吹笛子。聂耳常常为他优美动听的笛声所吸引,有时竟至忘记了吃饭。一次妈妈正要数落他,忽见儿子的两只眼睛变成了“对眼”,使劲摇头也不能还原。妈妈强忍住笑,也顾不得生气了。
聂耳念中学时,晚饭一过,兄弟三人便在阁楼上用二胡、三弦和月琴演奏起《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梅花三弄》等民族乐曲。那委婉、悲壮的旋律,袅袅飘洒在四季常青的街树两旁,洒落在幽寂的陋巷深处,吸引着不少过路人驻足谛听。母亲也是他们热情的听众,有时还给他们送茶。
间或,楼上的乐声忽然停了,接着就传来一阵阵犬吠、鸡鸣甚至猪叫的嘈杂声,使街上的听众感到奇怪。岂知,这往往是聂耳发现母亲为艰难的生活而叹息时,特为编排的一个“节目”,让母亲开心,给受苦的家庭带来了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