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陈鉴昌著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5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1442616包装: 平装作者简介
陈鉴昌,西南大学文学院1977级毕业生,一直在西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作者现任西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会员,四州省郭沫若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除本书之外,作者此前曾公开出版专著《郭沫若诗歌散论》,并获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在省级以上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并受到推崇,8篇论文入选CSSCI,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担任主编且正式出版了教材《应用文写作》;还参编了正式出版的文学和写作教材5部。
目录
第一章分论郭沫若早期史剧
第一节郭沫若早期史剧张扬的妇女人权
第二节郭沫若早期史剧反映的道德冲突
第三节郭沫若早期史剧的表现主义特色
第四节郭沫若早期两种戏剧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郭沫若和田汉早期话剧内容比较
第六节郭沫若和易卜生笔下的“娜拉”比较
第二章分论郭沫若中期史剧
第一节郭沫若抗战史剧奉献的救国策略
第二节郭沫若抗战史剧昭示的人权真理
第三节郭沫若抗战史剧表现的生死观
第四节郭沫若抗战史剧的审美价值
第五节《孔雀胆》和《奥赛罗》爱情真理比较
第六节《孔雀胆》和《奥赛罗》戏剧性比较
第三章分论郭沫若晚期史剧
第一节郭沫若晚期史剧的共同主题
第二节郭沫若晚期史剧的真实性评价
第三节《蔡文姬》和《关汉卿》内容比较
第四节《蔡文姬》和《关汉卿》的艺术独创性
第四章总论郭沫若历史剧
第一节郭沫若史剧的妇女解放观评价
第二节郭沫若史剧的男女人格共建观
第三节郭沫若史剧人物塑造的性别特征
第四节郭沫若史剧昭示人的存在规律
第五节郭沫若历史悲剧的存在主义解读
第六节郭沫若历史喜剧的喜剧特征
第七节郭沫若历史剧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八节郭沫若历史剧出色的人性解剖
第九节郭沫若抒情史剧的创作奥秘
第十节郭沫若史剧的形式陌生化特色
第五章附论郭沫若的人生和精神
第一节郭沫若的人生历程及其启示
第二节郭沫若身上洋溢的文化精神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分论郭沫若早期史剧
第一节 郭沫若早期史剧张扬的妇女人权
马克思主义认为,最初由市民等级倡导,后来被资产阶级当做旗帜的人权观念,必然成为劳动人民谋求解放的武器。人权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超越了国界范围,“至今仍然合乎潮流”。郭沫若的早期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内容方面有无创新价值,评论界至今众说纷纭。有的简单肯定一笔带过,有的视为怪胎予以否定,对此问题很有讨论之必要。笔者认为,剧作家在把握“五四”时代精神的基础上,通过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妇女谋求解放中对人权的热切追求,是现代中国第一部为妇女争人权的“艺术宣言”。
《三个叛逆的女性》,是指《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婪》三部历史题材话剧的合称,前两剧创作于1923年,后者写成于1925年,1926年合璧出版。关于本剧的创作动机,作家曾明确表示:中国女性遭受男性中心道德的蹂躏,已经有几千年,现在是该她们觉醒的时候了。“她们觉醒转来,要要求她们天赋的人权,要要求男女的彻底的对等,这是当然而然的道理。”“社会主义是唤醒阶级意识而形成阶级斗争,女权运动是唤醒性的意识而形成性的斗争。”“我自己对焉劳动运动是赞成社会主义的人,而对于妇女运动是赞成女权主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