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词辨误100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李行健,余志鸿主编
出 版 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15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806217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如何,包括是不是符合规范,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表现。怎样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除了平时说话写东西要注意外,看看有关这方面的读物是很有益的。这套《常用字词句辨误小丛书》就是为此而编写的。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
这是一套为你指点语言文字迷津的丛书。让你享受咬文嚼字的乐趣,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体悟汉语汉字的味道。丛书由多名专家学者撰写,贯彻语文标准,指导语文实践。丛书引例鲜活、具体,文字不刻板、不说教,充满丰富生动的语言知识。
本套丛书主编 李行健、余志鸿
内容简介
本册子编写目的旨在倡导规范,根据词语的通用性、理据性和大众使用中的文化规约性,辨析异形词在众多媒体使用失误的实际例子,予以郑重提示。本册子在撰写时尽量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做到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以帮助读者学习规范、贯彻规范,执行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目录
“按语”为什么不要写作“案语”
“报道”比“报导”准确
为什么应该写作“曝光”
“辈分(fen)”是一种地位
“笔画”不能写作“笔划(hua)”
“笔心”不能用来写字
这样的“标识”应取消
“鬓角”的“角”能写成“脚”吗?
面对“长性”难开口
“车厢”不是“箱”
“撤销”比“撤消”更确切
“畜(chu)生”是骂人的话
还是用“词藻”好
“磁器”为何物
不必要的“耽心”
淡然对待“澹(dan)然”
“当做”应作“当作”
“低徊”已成过去
“订单”和“定单”不是近义词
别“逗”嘴
电视问答话“端午”
不得不“繁琐”一下
黏不住的“伏帖(tie)”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以言相告谓之“诫”
示好于人日“恭维”
“故技”不能重演
方言词不宜作为规范用语
好像不“象”
不要这样“宏扬”
为什么要写作“宏图”
关于“话茬儿”的一次对话
还是用“寰宇”好
“晖”只用于阳光
少见的“荟粹”
通用的是“机灵”
“jia克”怎么写?
尊贵的客人是“嘉”宾
关于“糨糊”的对话
孰是孰非谈“交待”
说“界线”谈“界限”
不宜写作“警省(xing)”
不加注音你能读出来吗?
“克期”的“克”是什么意思
必须使用简化字
关于“烂漫”的话题
欲“接”必“连”
让人头晕的“像、象、相”
说说“门槛”
各司其职
“炼”是要磨要锻的
不“黏”的“粘(zhan)糕”
不因材料定取舍
厚而大的石头
“榜”是非通用字
能写作“疲塌”吗?
与水有关话“漂泊”
“藉”不再通“借”
“其他”必将替代“其它”
不宜写作“起程”
不应再迁就“牵就”
不合时宜的“热中”
“鲨”没有简化为“沙”
不宜用“慑伏”
诉说冤屈当用“申”
对“深醒”的深省
“树阴”的烦恼
“维”“惟”“唯”各有分工
从原料说“笤帚”
“透彻”不是透明而清澈
不要“推诿”给“推委”
“托咐”应当废止
“玩皮”不好玩
两个词不一样的“转”
“无须”写作“毋须”
“希”“稀”有分工
“贤惠”不只是聪_明
不要落入“陷井”的“陷阱”
存在就是合理的吗?
对“小器”就要“小气”
“漩涡”不宜写作“旋涡”
诗词音韵不能加“压”
词典不应给“幽闲”让路
由竭泽而“鱼”谈起
“参与”会议请别“干预”
与“缘故”无缘的“原故”
从高空坠落曰“陨”
为什么“颤栗”?
不宜写作“帐棚”
“折杀”还是“折煞(sha)”
“执著(zhuo)”是佛家语
不必转“游”
与“玉”无关说“装潢”
做到“姿势”规范
“佐证”不“左”
关于“座位”的规范
书摘插图
“鬓角”的“角”能写成“脚"吗?
如果我们问:牛、羊、鹿等动物头上长的犄角的“角”字能写成“脚”吗?人们会说:不能。为什么呢?因为有蹄类动物头顶或鼻前长的,具有攻击、防御功能的骨质或角质凸起物是“角”;人和某些动物腿的最下端接触地面的、用来行走的部分才是“脚”。
如果我们再问:“眼角”的“角”,“角落”的“角”,能写成“脚”吗?人们也会说:不能。为什么呢?因为表示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表示“旮旯儿”,要用“角”;而“脚”是指物体的最下部,“眼角”也好,与“旮旯儿”同义的“角落”也好,都不是指物体的最下部,不能用“脚”。
那么,“鬓角”的“角”能写成“脚”吗?“鬓角”是指耳朵前上方长头发的部位,也指这个部位的头发。它不是指腿的最下端,也不是泛指物体的最下部,这个部位较之面孔的其他部位来说还是比较靠上的,同“脚”没有关系,所以写成“鬓脚”是不合适的。
古人确实有把“鬓角”写成“鬓脚”的,两者构成了异形词。比如,清代学者顾张思在《土风录》里就写有这样一句话:“女人鬓发之根日鬓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