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透视2008(中文版)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概况,
作者: 全球环境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18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999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关于《中国透视》,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能源消耗过快、森林锐减、农村贫困问题等诸多挑战。《中国透视2008:金融与扶贫能源与减排森林资源》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富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例如能源服务公司(ESCO),普惠性的金融体系、木材节约及代用、生态补偿、协议保护机制等,力图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关于全球环境研究所
全球环境研究所(Global Environmentl Institute,简称GEl)是一家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2004年3月在北京注册成立。GEI的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解决环境问题,力求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GEl在中国国内成功实施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动了国内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开发、实施,并推出了一套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发展森林培育指南。GEl的项目官员在环境科学、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与实践经验,为《中国透视2008:金融与扶贫能源与减排森林资源》撰写了多篇立意深远、观点前沿、说理严谨的文章.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目录
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思考
政经视野中的节能减排挑战
森林资源在中国
“三位一体”模式解决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
变“潜力”为现实——GEI的行业节能探索之路
“协议保护机制”在中国的实践——GEI的物种保护探索之路
书摘插图
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思考
中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
1.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和金融改革发展的要求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目标和完整性
为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创建,要求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继续推行制度创新,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应以普惠金融体系的前沿理念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承担起金融业的社会责任,建立起完整全面的农村金融体系。
2007年初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农村金融改革和体系的建立做了具体的部署,但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仍有待探索。笔者认为,应建立满足或者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监管有效、竞争适度、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普惠性完整农村金融体系。这应该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整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是一种更新的或者说当今前沿的金融理念。这是指让包括穷人、富人、一般人和大、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不同金融服务对象都得到金融服务,以及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机构都有机地融入金融体系。这就使过去被排斥于金融服务之外的大规模的农村弱势客户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获益,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过去难以到达的农村更贫困和更偏远地区的客户开放金融市场。完整的金融体系应为包容性的,普遍惠及于一切需要金融服务的地区和社会群体,尤其应惠顾于易被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创建普惠性金融体系的理念应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和追求,并应将此理念付诸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