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实验教程

分類: 图书,医学,基础医学,
作者: 胡振武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版次: 1页数: 19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3019952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本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第二部分为综合提高性实验,第三部分为研究创新性实验。全书内容涉及颅的整体观、消化管、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总论、感觉传导通路、腹前外侧壁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人体解剖学实验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第二部分为综合提高性实验,第三部分为研究创新性实验。
本书可用于高等医药学校基础、预防、临床、护理、影像、口腔、五官、康复等专业本专科实验课教学。由于各专业的要求、学时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项目。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骨学总论、躯干骨
实验二分离颅骨
实验三颅的整体观
实验四上肢骨
实验五下肢骨
实验六关节总论
实验七中轴骨连结
实验八上肢骨的连结
实验九下肢骨的连结
实验十肌学总论
实验十一头颈、躯干肌
实验十二上肢肌
实验十三下肢肌
实验十四消化管
实验十五消化腺
实验十六呼吸道
实验十七肺、胸膜、纵隔
实验十八泌尿系统
实验十九男性生殖系统
实验二十女性生殖系统
实验二十一会阴、腹膜
实验二十二脉管系统总论及心脏
实验二十三头、颈、胸、上肢动脉
实验二十四腹、盆、下肢动脉
实验二十五静脉
实验二十六淋巴
实验二十七视器
实验二十八前庭蜗器
实验二十九神经系统总论
实验三十脊髓
实验三十一脑干
实验三十二小脑
实验三十三间脑
实验三十四端脑
实验三十五脊神经
实验三十六脑神经
实验三十七 内脏神经
实验三十八感觉传导通路
实验三十九运动传导通路
实验四十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系统
实验四十一头部
实验四十二颈部
实验四十三胸部
实验四十四腹前外侧壁
实验四十五腹膜腔与结肠上区
实验四十六结肠下区与腹膜后间隙
实验四十七盆部
实验四十八会阴
实验四十九上肢
实验五十下肢
第二部分综合提高性实验
实验一骨盆测量
实验二上肢肌手法肌力检查
实验三气管切开术
实验四膀胱切开术
实验五阑尾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实验六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应用解剖
实验七常见反射检查法
实验八内分泌器官的解剖
实验九大腿内侧皮瓣的解剖
实验十头部水平断面断层解剖学
实验十一脊柱区的解剖
实验十二全身体表标志
第三部分研究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指导性课题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基础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骨学总论、躯干骨
【实验目的】
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了解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实验教具】
全身骨架标本、长骨的剖面标本、带骨膜标本、煅烧骨标本、去钙骨标本,一般的颈椎、寰椎、枢椎、胸椎、腰椎、骶骨、肋骨、胸骨。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全身骨架标本。观察全身骨的分布,分清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长管状,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髓腔。两端膨大称骺,有关节面。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
(2)短骨。形似立方体。
(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
2.长骨的剖面标本。观察表面的骨密质、深面的骨松质和骨小梁以及骨髓腔。
(1)骨密质。质地致密,配布于骨的表面。颅盖骨表层的密质分为内板和外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
(2)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颅盖骨的内外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通过。
(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间隙内,胎儿和幼儿的骨髓为红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