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绍武文集——影视文化研究卷

作者: 黄会林,绍武著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4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31003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辑了黄会林、绍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的学术研究论著和文学艺术创作。共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话剧、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则为电影、话剧、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等作品。
本卷为影视文化研究卷。选录自1981年至2008年撰写的关于影视、文化领域的文章以及相关访谈或记述文章,分为影视篇、文化篇、附论篇三个部分,计63篇。
目录
影视篇
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
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研究体系
当代影像作品消费特征和审美趋向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
现代影视高等教育及学科建设理念探究
影视高等教育与影视传媒产业互动
青年影像时空构建——“理想杯”大学生电视作品创作大赛学术感言
个人的、民族的、时代的形象表达——影视艺术的教与学
影视编剧艺术论
“改编体”影视剧论
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年度调查报告
以“导雨刷”替代“防护罩”——关于影视文化与北京未成年人的调研
写在前面的话——《走向纵深——中国影视从业者的使命》序
中国影视美学与中西文化——《世纪碰撞——中西文化纵横谈》序
当代中国影视思潮和现象研究——《中国影视艺术论》序
“一纬双经”的新颖编织——《影视审美思维论》序
《光影之舞》序——为学会十年而作
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影视学术前沿”丛书》总序
文化篇
关于当前文艺思潮的思考
在多元共存中突出民族文化主体精神
北京文化研究与文化推广——2006北京地区在校未成年人收视数据分枥
开拓与创新的发现性探究——《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建构》序
科学与艺术互动辨析
论《四世同堂》
视角、心理、笔触——丁玲“女性小说”论
山花浓郁永不凋——读《小二黑结婚》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守望与超越——胡辛创作20年
巨星陨落 丰碑永存——悼念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同志
风范永存——追念唐弢师
力求新径薪尽火传——悼俞敏师
学习启功先生发扬启功精神
我的老师杨敏如先生
对尴尬艺术教育的思考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追求——《完全素质手册》序
……
附论篇
后记
书摘插图
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
近年来,我们集中主要的精力从事于“中国影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研究,以图为建设蕴涵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影视美学”奉献绵薄之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题呢?其原因在于:
第一,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影视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注目,被誉为最年轻也最富于潜力的“人类第七艺术”。它的发展取向和层次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影视发展史表明,高质量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影视艺术作品,对于增强本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思想文化影响力度、塑造本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美好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部分影视作品,由于思想不够健康,制作十分粗糙,甚至格调低下,已经产生了相当广泛层面的不良作用,有些事实甚至是触目惊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