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林绍武文集 现代话剧史卷

作者: 黄会林,绍武著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4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310034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文集收录了黄会林、绍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的学术研究论著和文学艺术创作。计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话剧、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领域学术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则为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片、话剧、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
本卷为现代话剧史卷。收录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发行、现已绝版的《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话剧的播种时期(1907—1917)
第一节“传统”与“输入”
第二节春柳社与早期话剧的兴盛
第三节南开新剧团与周恩来同志的新剧活动
第四节早期话剧的衰落与总结
第五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欧阳予倩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时期(1917—1927)
第一节对传统旧戏的批判运动
第二节西方戏剧的传播
第三节“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话剧文学创作的诞生
第五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洪深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话剧的生长时期(1927—1937)
第一节话剧运动的繁荣与南国社
第二节上海艺术剧社与“左翼”戏剧运动
第三节话剧文学创作的繁荣
第四节中国现代话剧创始人之一——田汉
第五节中国现代话剧大师——曹禺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时期(1937—1949)
第一节抗战时期的戏剧运动及“第一届西南剧展”
第二节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第三节话剧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第四节革命根据地及解放区的话剧
第五节独树一帜的夏衍剧作
结语
附: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话剧的播种时期(1907—1917)
第一节 “传统”与“输入”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首先介绍几个相关的情况:(一)中国话剧第一次比较正规的演出,是1907年春,在日本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发起组成的“春柳社”举行的,演出剧目是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选场;(二)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话剧演出,是由“春柳社”成员在1907年6月改编的《黑奴吁天录》(即美国斯托夫人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上演于东京;(三)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自己编写的剧本,是“春柳社”同仁于1912年在上海演出的《家庭恩怨记》;(四)目前可以见到的中国第一部保留下来的话剧剧本,是洪深于1915年为清华大学筹款创立成府贫民小学义演而创作的《贫民惨剧》;(五)中国第一部在公开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话剧创作,是1919年3月15日《新青年》6卷3期上胡适的《终身大事》,稍后两个月,又有天津南开学校新剧团创作的《新村正》发表于《春柳》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