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学术论丛(套装上下册)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工具书,论文集,杂著,
品牌: 张树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10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710014/9787509710012
·条形码:97875097100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代国外学术论丛(套装上下册)》注重跨学科研究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潮、新学科、新流派,突出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及前沿性,跟踪和介绍当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最新成果。学科涉及国外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口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国外中国学、心理学、伦理学、科学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全球化、绿色运动等综合性问题。
作者简介张树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外社会科学》主编,专业方向为比较政治、俄罗斯问题等。
杨雁斌,编审,《国外社会科学》副主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委等,专业方向为口述历史学、情报学等。
编辑推荐《当代国外学术论丛(套装上下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秉持中国立场、扩展国际视阈(代序)
上 社会科学篇
经济学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社会主义市场”存在论
——对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合理性问题的哲学思考
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述要
国外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腐败经济学综述
关于政府干预理论的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
当代西方环境财政改革的若干问题
略论西方资产价格泡沫理论研究的两种趋向
后凯恩斯经济学70年——批判、重建与综合
转型社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与中国未来
资源依赖型经济与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批判的新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批判
财政分权:理论与国外实践
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理论概述
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的新发展
国外财政社会学面面观
对组织社会学50年来发展的反思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完美结合
——《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一书述评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
一个区别于全球社会学的国际社会研究范式
——国际社会学及其理论述评
浅议当代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政治学
试论西方产业民主
西欧社会民主主义近十年改革转型概述
西方国际安全理论主要流派述评
西方国际安全研究的社会学视角——欧洲学派与美国学派比较探析
试论西方大战略理论
俄罗斯的国际关系学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理论价值与国际意义
国外学界关于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视角探析
罗尔斯论国际正义
《帝国》:全球化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与战略
学科流派
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
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过程的新范式
利益集团理论:从政治学到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述评
企业伦理学:国外的历史发展与主要问题
学市思潮
社会创新的内涵、意义与过程
欧盟创新模式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民族意识的复苏还是美国原来的国家特性——评亨廷顿的《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市民社会抑或统合主义——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商会研究的论争
发展经济学方法初论
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缺失的评析与思考
近20年来西方金融自由化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生物经济学近期研究进展
美国研究全球化影响的三大外交思潮
下 人文科学篇
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与人本主义
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态批判
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化解——评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论
哲学
共和主义的复兴——当代西方新共和主义的局限与困境
一体化视角下的西欧民族主义新动向——后民族主义
信息伦理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释义学转向
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
西方进化心理学概述——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后现代历史哲学及其对传统历史学的挑战
承认的哲学:霍耐特承认理论评述
论哈贝马斯的“实践话语”理论
美国的基督教与社会稳定
历史学
“新军事史”在西方史学界的兴起
西方新文化史简析
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理论与方法
近20年俄罗斯历史观的嬗变
文化研究
文化与人格研究: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向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政策分析
美国印第安文化的动物伦理意蕴
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和谐理念
资本全球化视阈中的文化同一性探究——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跨文化传播
及其启示
学科流派
略谈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趋势
西方应用人类学百年发展回顾
西方法律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宗教与经济增长:一项研究综述
学市思潮
现代生态运动中东方传统思想的价值与局限——龟山纯生论曰本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
“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
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西方后现代人文思潮征候群综述
西方受众研究的传统与范式
论全球化传播中的一体化与本土化——兼论广告传播
理论动态
符号学的认识论转向——从自然和文化世界中的记号到学术话语的
语义学制度
西方社会性别概念及其测量的回顾与评述
国外有组织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西方福利模式的改革趋势:日益背离
普享原则
国外福利依赖研究综述
法律与经济及金融发展相互关系理论述评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反一体化”分析
中美经贸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
俄罗斯学者眼中的世界政治版图
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
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
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向——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欧洲社会科学数据的服务与共享
如何正确认识世界诸语言的统计数字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8年注定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年份写入世界历史教材。2008年,不仅有举世瞩目、难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还爆发了令世人瞠目的“俄格军事冲突”,更发生了波及全球、至今后果难料的国际范围的金融风暴……
对2008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国际性事件,不同专业的学者正在作出自己的解读。军事安全专家从持续5天的高加索战争中揣摩俄美新对峙的降临;国际政治专家着力解读战争与经济危机给世界地缘政治带来的变化;经济学家则在冥思苦想,试图在金融海啸中挣脱枷锁、摆脱“市场失灵”,开出让世界经济康复的“良方”;而面对国际频发的冲突,文化和传播学者则关注文明和思想的差异,感叹国家形象的缺失和文化传播的不足。
2008年国际视阈里的纷杂无序,无疑也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思想家的争论与分野:对全球化及其未来途径的认识与判断;对“普世价值及普世之路”的异见;对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评价;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前景以及对中国角色的定位与期冀;等等。
2009年1~2月的美国《外交》杂志刊载了美国政府财政部原副部长罗杰·奥尔特曼的一篇长文,题为《2008年的大崩溃——西方的地缘政治挫折》。这位美国政府前任高官开门见山地写道:“2008年爆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是75年来最可怕的一次,也是美国和欧洲遭遇的重大地缘政治挫折。从中期来看,华盛顿和欧洲政府将不再具备在全球事物中发挥作用所需的资源和经济信誉。
文摘社会科学篇
经济学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通过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的创新和变革,促进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已经成为促进金融市场发育、金融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创新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
随着金融创新走向深入,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和金融行业的领头羊。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发达、最具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和最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最强的金融创新能力为美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并于2007年夏天爆发了次贷危机;更严重的是,次贷危机不断升级和蔓延,已经演化成为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次贷危机将造成全球近1万亿美元的直接损失。随着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倒闭,英国北岩银行风波,以及房利美、房地美发生财务危机,次贷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迅速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次贷危机已经从房地产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给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安全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而在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以及去杠杆化等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次贷危机是对过度金融创新的一种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