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图(阎连科经典作品)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中长篇小说,
品牌: 阎连科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47001742/9787547001745
·条形码:978754700174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阎连科经典作品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天宫图》内容简介:苹姐成为艺妓,完全是因为自觉自愿,她自从看了名妓桃花表演的《桃花扇》,就着了魔似的,不顾家里的极力反对,毅然追逐桃花而去。改艺名为芙蓉的苹姐后来很快成为名噪一时的红妓。她后来自己开了芙蓉茶园,有王先生愿意和她婚配永远厮守,她坚决不受,仍然过着她的唱戏生涯,直至文革开始后明智地提前投河自尽……
金莲时装店的老板金莲为了能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好,也因着刘街老二的帅气,和对她的承诺,毅然嫁给了老二的哥哥老大,注定了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阎连科以他独特的视角,把他对旧时东京九流人物以新的解释呈献给读者,让你重新定位,重新认识……
作者简介阎连科,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欲》、《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风雅颂》等8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等10余部,散文、言论集5部;另有《阎连科文集》12卷。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大利、荷兰、挪威、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等近20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2004年退出军界,现供职于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驻校作家。
媒体推荐我非常喜欢阎连科的作品,写得很好,有沉痛感,他写作很有感情。反观有些作家,大概是写多了,故事、文字、情节、语言、技巧、文体都很漂亮,但就是没有感情。
——王安忆
在普遍帮闲化和优孟化的中国当代作家中,阎连科却是一位罕见的例外。
——余杰
他的文字常常被一种强烈的绝望感、苦难意识、生命抗争精神所控制。面对现实,他下手既凶狠,又严厉,并在一种绝境生存的书写中,毫不掩饰地说出一个作家面对基本世界时那种悲凉而荒谬的感受——这种感受,给许多读者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谢有顺
真正好的作品是经得住冷落,也经得起炒作的。一部作品写得好,媒体怎么帮忙都不过分。但一部作品不好,不是媒体炒作过度,而是它本身经不起炒作。一个作家的作品要经得起各种折腾。
——阎连科
编辑推荐《天宫图》:作者曾获得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第四届[十月]文学奖,《年月日》被誉为中国的《老人与海》。
目录
金莲,你好
艺妓芙蓉
天宫图
年月日
耙耧天歌
……[看更多目录]
文摘金莲,你好
第一章
春日降临时候,金莲想起了许多冬日的往事。冬日的往事,半暖半寒地朝她叮咚而来,宛若解冻的溪水,明明的水面还有薄冰,然水下的暖意却是鹅毛一样浮了上来;明明的已时涉春曰,温暖无可遏止地来到耙耧山脉,来到了山脉间的刘街,可那薄冰却还依旧坚固在溪水的两岸。金莲在营生着她的金莲时装店,坐在店门口的小凳上,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脚步声如船桨样拍打着街面。卖烧饼、卖油条的吆喝声油淋淋地在街上碰撞流动,好像有一个乡下人和街那头铁匠铺的张铁匠在争吵啥儿,许多人都关了店门,丢下生意朝那头拥着热闹去了。街这头立马安静下来,冬日的往事就借着安静,如春发的芽草样在金莲的脑里绿茵茵了一片。
那当儿,山脉上的阴坡还厚着白雪,金莲被老大娶到了这刘街的北端。金莲原是不想嫁于这个老大,她嫌老大太过瘦小,且为人处事也都萎缩,她看上的是他们家的老二,老二高高大大,肩宽腿长,是个真的男人,可老大样儿不像男人,其实也真的不是男人。她对娘说,我在刘街见过他们家的老二,要是老二娶我我这就嫁去。娘说媒人说的就是老大,天下哪有小麦早熟于大麦的理呢。她说一辈子嫁给老大,委屈了我的命呀,宁可老死在家,我也不愿嫁哩。婚事就这样天长日久地搁浅下来,直到第二年她去刘街赶集返时,隐隐觉得身后有人尾随,脚步不轻不重,亦远亦近,回身去看,又不见那人是赶集人群中的哪位。于是,她的脚步快捷起来,到了街头梁下路边王奶的茶屋,和王奶说了几句闲话,又拉着她孙儿郓哥问了三二,把茶杯往桌上放下,冷丁儿走出那间屋子,捉贼一样就看见那尾随她的老二,有些愧疚地站在王奶的屋外,脸上起了一层淡耻,仿佛他知道跟在一个姑女身后,贼贼偷偷,是多么不地道的一件事情。她说,你一个大男人家跟在我身后干啥?这大日头亮地里你壮胆到了哪呀!
他急慌慌地说你先别生气……你是后山的金莲吧?
她说是了又咋儿?
他说你嫁到我们刘街来吧,嫁过来赶集就不用跑这几十里路了,说我哥人是矮些,可他人品好呢,他娶了你会如牛如马一样侍奉你。有的男人是好,长相周正,人样齐全,可他仰仗着长相,在外边和别的女人不三不四,回到家又摔盘子又摔碗,你说哪一样日子过着好呢?她没想到老二能说出这样一番道理,仿佛俊女人嫁个丑男那就准是她的福分。他说我们街上有一个姓林的人,人比我长得还好,娶的媳妇也如花似玉,可新婚第三天就往一个寡妇家里跑,新媳妇一气之下上吊死了,卸吊下来人都僵成了石条儿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