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落籍湘潭

分類: 图书,传记,历代帝王,中国,元明清,
品牌: 何歌劲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3858649/9787543858640
·条形码:978754385864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明建文帝失踪之谜,600年来,不知添加了多少扑朔迷离的烟雾,渗入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情感!《建文帝落籍湘潭》给您讲述了一个建文帝朱允炆改名何必华落籍湘潭的故事。这个落魄的皇帝没有终生为僧,他回归平民,完成了风阳朱氏崛起后的最早蜕变。
您别以为这是小说家言的编造。《建文帝落籍湘潭》作者即出自这个湘潭锦石何氏家族,从世代祖传说法开始,展开了严格的学术考证与研究,他愿意将此成果接受方家与历史的检验。
只要回想到600年前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皇位争夺场景,您就会明白,一个失位了的皇帝,要想单枪匹马地以大德高僧的面目终老禅林,最后又大张旗鼓地营造工事或陵墓,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今日报章上关于建文帝归宿的诸多说法,沸沸扬扬,莫能脱此。
这里却有着三位将军的家族掩护建文帝逃亡与隐蔽的传奇故事。在历代的政变中,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何能离得了军方的参与?只要您细细阅读此书,您就不能无视这一标新立异的见解。
作者简介何歌劲,湖南湘潭人,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与湘潭大学。2006年6月出版建文帝之谜,第一次将自己关于明建文帝朱允炆改名何必华落籍湘潭的惊人发现公之于世。又经3年努力.深化了自己的研究,在本书中展开了更扎实的论证,形成了更详实的描述。
另著有《湘潭风物揽胜》《湘潭历史文化名人·杨度》。
编辑推荐《建文帝落籍湘潭》:你知道“靖难之役”吗?你知道“金川之变”吗?明太祖的接班人建文帝只做了四年皇帝,便在一场军事政变中逃离烟火南京,从此神秘失踪。他逃到哪里去了?是做和尚去了,还是混迹于民间了?《建文帝落籍湘潭》将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靖难之役
惊心动魄
金用之变
千古伤心
建文之谜
扑朔迷离
落籍湘潭
水落石出
目录
序
自序
建文帝落籍湘潭记
金川之变
血光之灾
出发临川
初抵银塘
分散隐藏
何福归隐
落籍成婚
移家碧泉
歌咏林泉
身后疑云
续写传奇
未了余音
建文帝落籍湘潭考
(一)三何氏家族析
一、锦石何氏析
1 锦石何氏的难言之隐
2 何必华身份析
二、银塘五甲何氏析
1 何福竟是银塘先祖
2 何福功罪
3 护送者是谁
三、银塘四甲何氏析
1 四甲何氏源流析
2 女“归朱何”析
四、三何氏综合析
1 五甲何氏始迁辨
2 三何氏分族析
(二)三将军家族析
一、湘潭顾氏析
1 神秘的湘潭顾氏
2 顾溥受封的背后
3 顾统当是入湘护送者
4 晚明顾露何瞒析
二、湘潭思古桥齐氏析
1 齐兴隐居湘潭
2 齐成是韩成改姓吗
(三)建文帝湘潭行迹考
一、建文帝落籍湘潭
1 建文帝在湘潭的前期行踪
2 建文帝定居碧泉
3 建文帝乡居交往考
4 建文帝寿终考
二、结论
附录:建文帝落籍湘潭有关家族前几代人员排序表
明代将军何福、顾成、韩观史料汇编
一、本传墓碑
《明史》何福本传
《明史》顾成本传
《明史》韩观本传
镇远侯赠夏国公谥武毅顾成神道碑
镇远侯谥襄恪顾溥神道碑
二、本事系年
争雄时期
洪武时期
建文时期
永乐时期
后期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两年前初识何歌劲先生,有幸得到他的赠书《建文帝之谜》。最近再得其所著《建文帝落籍湘潭》稿本,拜读之余,不禁慨然。
六百年前的那次事变,该算得上是历史上一桩最大的疑案了。一个皇帝居然从此不知所终,任人百般找寻而不得其踪迹,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而仅有的事情。
初读歌劲先生《建文帝之谜》时,我刚刚见到让氏后人提供的《让氏家谱》,发表了一篇小文,重提建文疑踪,希望能够再次引起人们对于这桩历史疑案的兴趣。却不知歌劲先生此时已经撰成专著,并且以更新的线索给我们勾勒出了建文帝之谜的另一个答案。
我始终坚信在六百年前的那次事变中,建文帝确实没有死。这不是仅仅出于对善良者的同情。我以为那些伴随建文帝出亡而编述的诸多遗踪传闻,多半都是出于对这位仁德之君的同情。当这些描述建文帝遗踪的记述皆被破解为附会不实之说时,我们便只能知道他当时离官出亡,不知所终了,于是遗踪也便成为疑踪。
文摘建文帝在碧泉的交往圈子,我们还可以作一些大致的推测。锦石何氏族谱记载,其第二代所娶媳妇有周、刘、唐三姓,其中何纹渊配周氏,何纹广元配刘氏、继配唐氏,显然,周、刘、唐三家与建文帝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
周的出处显然不是龙山周氏就是方上周氏,而以龙山周氏的可能性为大。这一带的两个周姓家族都是湘潭的诗书旺族,自明迄清均出了不少名人。龙山周氏即隐山周氏,系元末明初由湘乡迁来的周敦颐后裔。方上周氏虽然看似来源同一,但传说与诸多证据表明,此支周氏为陈氏所改,系陈友谅的后裔,也有人推测为陈友谅之兄陈友才的后裔。
至于刘氏,则非就近的古塘桥刘氏莫属。据《中湘古塘刘氏五修族谱》与《中湘碧泉刘氏五修族谱》记载,此支刘氏始祖刘居性,永乐二年甲申(1404)八月十三日巳时生,天顺五年辛巳(1461)十月十七日午时殁,在世58岁。刘居性自茶陵经衡阳始迁湘潭古塘桥。值得注意的是,刘居性长子刘敬神(字法权)留居古塘桥,元配何氏,而次子刘敬萌(字志铭)迁居碧泉上浒塘;何必华之次子何纹广元配刘氏,且夫妇俩均葬于上浒塘附近。再看看相关几个人的出生时间,刘敬神(字法权)之元配何氏.生于明永乐二十二年甲辰(1424)五月初三日,去世于景泰四年癸酉f1453)八月十七日,寿30岁。她恰恰出生于何必华长子何纹渊[永乐二十年壬寅(1422)九月初四生]与次子何纹广[宣德元年丙午(1426)正月二十日生]之间,显然她是何必华亦即建文帝的女儿无疑。
后记2006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偕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德信先生专程来到湘潭,出席“明建文帝落籍湘潭”新闻发布会暨拙著《建文帝之谜》首发式,毛教授此前为我这本书赐了序。2008年10月,毛教授又偕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熹博士再次来到湘潭,与湘潭有关方面洽商联合召开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事宜。中国明史学会此举是对湘潭的明史研究给以垂青,寄以希望。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余爱国同志,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巧艺同志支持了这项提议.于是这次会议被确定于2009年8月中旬在湘潭举行。
我作为穿针引线的一位局中人.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成了一种责任。建文帝归宿研究当然仍然是我的主题,于是我有了第二本专著的成书打算。自从第一本书出来后,我的研究又有了诸多拓展,由于新史料的发现.相当程度地丰富了我的见解。确实有必要对自己的研究加以提升与综合了.于是就产生了呈现于读者手上的这本书。
单从文献角度来研究与破解建文帝归宿之谜。我也许只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