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37期)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
品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71005360000
·条形码:977100536000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37期)》主要内容有:召存信:西双版纳“终身州长”、梁军: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申纪兰:“太阳底下晒的人”、尉凤英:为了报恩的劳模、邢燕子:时代偶像的喜乐与艰难、人民影星于蓝、伍绍祖:体育公民社会的推动者、雷宇:我是改革开放的铺路石、华西村领袖吴仁宝、议案大王张仲礼、学者李泽厚、王工:第一位律师代表的坎坷、“手艺人”谭泉海等等。
编辑推荐《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37期)》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产60周年纪念特刊,25位代表见证“全国人大”制度演进。
目录
第一届 1954~1958
召存信:西双版纳“终身州长”
梁军: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
申纪兰:“太阳底下晒的人”
第二届 1959~1963
尉凤英:为了报恩的劳模
第三届 1964~1974
邢燕子:时代偶像的喜乐与艰难
人民影星于蓝
伍绍祖:体育公民社会的推动者
第六届 1983~1987
雷宇:我是改革开放的铺路石
华西村领袖吴仁宝
议案大王张仲礼
第七届 1988~1992
学者李泽厚
王工:第一位律师代表的坎坷
“手艺人”谭泉海
第八届 1993~1997
姚秀荣:一线代表的朴素正义
毛丰美:农民的代言人
第九届 1 998~2002
鲁冠球:为农民讲话的人太少了
黄保欣:对得起自己是个中国人
释永信:经济基础与弘法立圣
姜健: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使
第十届 2003~2007
丁晓莲: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
陈云英:我从台湾来
周洪宇:我不是周大炮
第十一届 2008~201 2
钟南山:求真务实推行医改
胡小燕:第一个农民工代表
成为许振超——从基层工人到“双百”人物的非常之路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学以报国
9月15日,周二。这天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纪念大会在位于淮海中路的大楼里召开,已经89岁的老院长张仲礼自然是会上会下最引人注目的长者。这天,华盛顿大学副校长专程赶来拜访,激动地称他是“华盛顿大学的骄傲”。
就是在华盛顿大学,张伸礼奠定了其一生的学术地位。1955年,列有247种参考书目的《中国绅士》一书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张仲礼潜心研究19世纪中国绅士阶层的代表作。导师弗兰兹·迈克尔教授在其导言中如此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史的学者,而且对于那些总的来说留意于了解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的学者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它带给张仲礼的学术声誉持续之久,以至于此后的数十年里,很多研究中国的欧美学者来到上海,都会专门打听起这本著作的作者下落如何。当他们得知眼前这个接待自己的老者正是张仲礼后,都会兴奋地说,“我读过你的书”。
半个世纪前,张仲礼离开华盛顿大学返回祖国,当时,不满40岁的他已经担任了华盛顿大学远东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每月750美元的工资,为了挽留我,学校破格给了终身教授的称号”。满头银发的老先生回忆起这些,平淡的语气就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1958年12月,张仲礼在阔别祖国12年后踏上了归程。
中学就读于英国工部局兴办的育才中学,大学又是美国人创办的圣约翰大学,张仲礼的学生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虽然教学质量很高,但越是在外国人办的学校里读书,就越会激发报国之志”。直至今天,回忆起儿时时光,中学时的一堂作文课仍是张老最深的记忆。当时,有位同学的作文写到纪念“五卅运动”,被英国老师当场撕下,这激起了全班同学的愤慨,一直把状告到校长那里,最终以老师道歉并归还作文结束。“所以,1947年通过国民党政府的留学考试时,我就想将来学成一定要回来。”
上世纪50年代,国内政治时有波动,但张仲礼并不担心,“学以报国是我从小的理想”。他清晰地记得,当年转道香港抵达深圳时,国务院已经派人在口岸迎接,采访此事的美国记者给自己报道所起的标题是《中国教授回到红色中国》。由于早就听说当年钱学森辗转回国途中被美国当局扣押于夏威夷,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所有研究资料。张仲礼痛下决心,把自己做论文时攒的几抽屉卡片都留在了美国,行李只有一台巨大的美式冰箱和几把椅子。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