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手机电视,主要指由广电主导的以手持终端为接收对象的数字多媒体广播。这是一项曾经万众期待、今天依然被业内所看好的产业,一个想象中的“大蛋糕”,一片传统电视之外的新媒体“蓝海”。然而在经历了3年多的起起伏伏之后,至今仍然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
手机电视产业今天为何如此“落魄”,几乎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是把它丢弃,还是改变“烹制”的方法,使它变成美味的“盛宴”?如何让参与各方共享“盛宴”?
一、DMB:昔日香饽饽,如今成“鸡肋”
1.看好前景,先吃螃蟹
2005年底2006年初,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在广东传开: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北京、上海、广东试播DMB标准的手机电视,广东获得全国首批3张手机电视“牌照”之一,即将开播手机电视。为了创新体制和机制,分担投资风险,在确保新媒体国有控股和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广东广电先吃“螃蟹”,大胆引进社会资金,与民营资本共同成立了广东电视移动传播有限公司(简称GTM),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合作方提供,电视台控股,实行制播分离,台内负责编辑部,进行内容的管理,合资公司进行经营业务和市场的扩展。[1]合作双方当时对投资前景的预测是,广东是手机用户大省,仅广东移动用户就达6000万,如果其中有10%即600万用户使用手机电视,每户每月收费30元,一年的营业总收入就可以超过20亿元,而当时广东电视台一年的广告收入还不足10亿元。这是一块多么诱人的大蛋糕啊!
对前景的一致看好,使得合作双方加快项目推进的步伐。2006年3月下旬,GTM开始着手节目规划和导播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建立了一支20人的节目监管和安全播出队伍,连同其他部门的技术、研发、市场开发、营销、管理等人员,GTM最多时人员超过100人。GTM实行制播分离体制,实力雄厚的投资方划出四层楼大约5000平方米场地作为办公、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房,不仅购置了先进的播控设备,还另外专门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招聘了近百名播音主持、编辑和制作人员,专门负责手机频道节目的制作,其规模和装备水平,不亚于一家中型的地市级电视台。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抢在5月17日国际电信日试播,同时借当年6月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契机发展用户。GTM的目标是,当年发展用户47万,第二年200万,第三年400万。一切似乎都非常美好而顺利。
2.尴尬登场,“命门”被掐
2006年5月15日中午,国内第一个自办节目的手机电视频道——“天声”手机电视频道开始试播。然而,就在一切都基本准备就绪的时候,原定与广东移动共同举办的启播仪式被紧急叫停,当时的说法是由于“关键的进口设备没有到位”。实际上,广电与电信对手机电视的主导权之争才是背后重要的原因之一,GTM与广东移动的合作也因此无疾而终。尽管如此,“天声”手机电视依然按计划开始试播,除1套自办节目外,还转播了央视和广东台的5套节目,节目信号范围覆盖广州、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六城市,成为当时全国范围最大的数字广播式手机电视覆盖区域。
然而,让GTM的决策者始料不及的是,因为DMB不是国家标准,带DMB功能的手机没有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致使DMB手机不能成批合法进口,国内大品牌手机生产商也不敢投入研发和生产。开播后的数月内,GTM的用户一直只有最初从韩国进口的400台三星DMB样机的试用者。市场上买不到接收终端,就不可能发展用户;没有用户,再好的节目,再大的覆盖范围,都毫无意义。
北京、上海的DMB手机电视试播也同样面临终端缺乏的问题,DMB在中国发展的“命门”被掐住了。
3.贪多求全,错失良机
手机终端之路被堵住,GTM只好另寻出路,把发展用户的目标转向电信部门把控不了的手持PMP、USB等接收终端,并把产品定位和服务标识从手机电视改为“掌中电视”。期间也有国内厂商几款带DMB接收功能的手机获得信产部的入网许可证,但由于这些生产商实力有限,产品屏幕小、款式不新、功能不强、价格偏高,用户对产品的认同度和认知度不高,加上市场推广策略失当等原因,用户数量增长缓慢。
到了2007年底,似乎有了一点转机。深圳一家颇具实力的厂商获悉DMB的商机之后,投入2000万元,在短时间内研发了两款DMB手机,其中一款还取得了入网许可证。这两款手机的屏幕均达3.5英寸,电视信号接收更加灵敏,同时具备普通手机的主流功能和配置,更重要的是它的零售价格每部仅1680元(当时其他DMB手机价格普遍在2000-4000元之间,而且屏幕多在2.2英寸以下),性价比非常之高。厂家当时计划再联合几个生产商,自信以他们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每月可以产销20万部这样的手机。2008年初第一批产品推向市场时,反应确实不错。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内,GTM的手机电视用户数量迅速增加,从原来的不足1000户增加到600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