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自查的罪与罚
假作真时真亦假。现代人在享受着技术、互联网和金融等产业发展的同时,有一双能雾里看花的眼睛似乎愈发必需。原本,网络购物平台的信誉似乎是最可靠的,因为这些信誉的积攒要靠一个个买家的口碑,要靠一笔笔交易单的认可;一旦出现造假、售假情况,卖家就会面临千夫所指的境遇。可偏偏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越来越新的作假手法在各个领域不断挑动着人们惊奇的神经。
当7月24日淘宝网“诚信自查系统”上线时,这些新的造假手段曝光了。此次为期2周的诚信自查活动不同于以往的自上而下的安全稽查监控,而是由淘宝网要求卖家对最近6个月内的信誉评价进行自查自纠,如果超出期限仍未删除虚假信用,一经发现将加倍惩罚。对占据中国C2C(个人用户对个人用户)电子商务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的淘宝网来说,此次整治作假无疑动了真格。
可就在淘宝网推出诚信自查系统的同时,各地网店店主组成的“反淘宝联盟”应运而生,全国的反淘宝联盟QQ群超过50个。除了中小卖主,“反淘宝联盟”的重要成员是以炒信用为生的公司员工。他们一边声称淘宝店大欺客,制定不合理的自查规则,一边用实际行动表达不满———骚扰淘宝网客服,煽动买主“反淘宝”,甚至集体攻击规模较大的网店。淘宝网、炒信公司、网店店主在网络平台上发起了“血腥”的群战。
对消费者而言,真正让人震惊的不是口水战本身,而是由于淘宝网的重拳打假显露出的网店炒信利益链。网丫网,国内最大的信用炒作集团在自查活动开始三天后宣布退出炒信这一灰色产业。据这一炒信集团的内部人士透露,从流程来看,信用炒作有卖家间“互刷”提高交易量和只卖不买两种模式。虽然模式简单,网店“刷钻”的需求却不小。相关企业的获利也相当可观,据传,一家成熟的炒信网站年利润可达5000万元。也正因为这样,如今淘宝网上卖家的“钻石”等级已经失去两三年前的说服力。
炒信行业大热的背后,是网络卖家不正常的需求。为什么要高信誉度?因为可以获得更多的眼球。据统计,淘宝网的用户已达1.3亿。在服装、化妆品等卖家密集的产品区,新进驻的中小店铺若不在短期内通过高交易量获得高信誉度,其生存将变得岌岌可危。在网络商务平台上,消费者对虚拟店铺的唯一的参考评价便是信誉等级。可如果评级掺假,意味着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危机可能动摇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石。
网络平台的力量集聚
可见,此次“诚信自查”事件暴露出网络购物依旧存在缺少诚信的问题。其根源,则是信用标准的缺失。
回顾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B2C(企业用户对个人用户)、C2C的繁荣是从解决第三方支付信用问题开始的。五年前,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到今年7月中旬注册用户数超2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关调查显示,支付宝已经成为影响网络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当前有近8成网购用户首选支付宝作为支付方式,超过半数的被访者敢于尝试网上购物源于支付宝的保护。
如果说第三方支付平台克服了电子商务在表面的信用难关,那么如今消费者面临的信用问题则更多隐藏于深层。竞价排名、信誉度作假、隐形公关,消费者的信息弱势加深了这些陷阱的危害。为解决这些信用痼疾,单靠支付宝等技术手段把关,已经很难净化网购环境,势必需要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采取相应措施。在这一背景下,不仅有淘宝的“诚信自查”,还有各种新招。这些举措或许还不成熟或效果有限,但毕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平台对自身责任的反省,有助于建立更有秩序的电子商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