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7月,李开复说,“谷歌遭遇近年来最严重危机。”
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辞职。今后,李开复可能自主创业。自2005年谷歌正式入华以来组建的创始团队已经悉数离开。
据了解,李开复在今年8月5日即提交离职申请,并拒绝了谷歌向其续约的邀请。
李开复的突然离职,可能使本来就处于微弱地位的谷歌中国业务再次受到强烈冲击。目前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度正在进一步加强自己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而在李开复任期内刚刚略有起色的本土化项目建设:如谷歌音乐产品的推出等可能受到影响。
争议中前行
6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谴责谷歌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一时间,谷歌中国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令人惊讶的是,谷歌中国内部并没有因此慌乱起来,而且态度冷静得让人有些诧异。在被曝光后的第二天,李开复就开会一一明确了政府公关部门、PR部门、技术部门的职责,大家也很快各司其职起来。
无论是李开复还是谷歌中国的员工,面对危机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从容淡定的心态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炼成,谷歌中国在华四年,遭遇了不少挫折,每一次,都有惊无险。这一次,同样不例外。
李开复正带领着他的谷歌在坎坷中摸索前进。
在谷歌之前,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还没有成功的先例。无论是MSN还是eBay,都在与QQ和淘宝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多家国际巨头互联网公司的铩羽而归,证明了中国市场并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很好的适应中国互联网的规则和步调,并且,总部无法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加注在中国身上。
谷歌在华四年,使总部从开始的不了解到逐渐放权,李开复,正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成为了总部与谷歌中国的桥梁。
2006年1月23日,谷歌发布中文域名Google.cn。美国总部对此产生巨大争议。与Google.com相比,它的特征在于针对中国市场对搜索结果进行了优化,过滤掉反动、色情及违法内容。李开复的这一做法,是典型的入乡随俗。
然而,这与谷歌总部的文化显然是冲突的,Google创办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一开始创业时就主张自由,不做恶,以客户的利益优先。正是这点,让Google赢得了最受尊敬企业的美名。
这一决定起初得不到总部的支持,2006年,李开复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为总部高层与工程师们答疑解惑。每个月,李开复都要向Google全球董事长兼CEO施密特汇报工作,以及对总部所有对中国感兴趣的同事发表演讲。这样频繁的沟通和接触,终于使总部有所妥协,中文域名和中文名“谷歌”终于在一片质疑声中渐渐被人们所熟知。
内部的质疑声还应犹在耳,媒体与学者们也同样不放过谷歌。《时代》杂志这样评论道,“这个消息有点令人毛骨悚然。究竟坚持道德的Google是否已经出卖了自己的荣誉?”而哈佛法学院约翰·波尔弗教授则毫不留情的批评Google:“Google想到中国去赚钱而不是带去民主。”
面对这些质疑,李开复为谷歌中国所作的改变依然坚定。在李开复看来,谷歌全球信念对中国政府的妥协就是一种平衡,而且这种平衡不会造成谷歌全球精神的丧失,以及无法真正完成“整合全球信息”的使命,他认为人们口中的 “潜规则”是指商业利益和个人意志的诱惑。
“对于有人说投广告,或者干脆说关系好要求我们人工干预搜索结果,谷歌中国是不可能做的,这与谷歌全球的理念一致。”
追赶中进步
2006年,谷歌中国一年没有任何新产品问世。这使刚刚起步的谷歌中国又经历了一次重创。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联合总裁的王怀南和周韶宁先后离开了谷歌。
谷歌当时遭遇的问题很突出,整个团队架构不合理,几乎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一些有资历的员工又无法迅速地适应和认同谷歌的企业文化。撇开这些内部因素,市场的挑战更加严峻。
与Google在美国的“大哥”地位不同,谷歌在中国是一个追赶者。如果照搬美国总部的研发方式,谷歌中国必将遭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