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发现了很多现象,但是我们无法取得证据。”“面对这样困境,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平等地位。”这是许多接受采采访者的表白。他们所说的是一种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隐形垄断——运营商宽带市场的垄断。在这一市场,除了表面的宽带带接入的垄断之外,强势的运营商更是利用其在IDC市场的强势地位,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方面设置障碍,在网间结算方面大获其利。
目前的互联网市场仍旧维持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南北分治的局面,运营商之间的机房如同海中的孤岛,彼此之间的连接仅仅有窄窄的桥梁。而对于新入者中国移动,通过每一座桥梁的限制与过路费都足以让其在宽带市场的发展前景景困难重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间结算的流量不足总流量的1/10。无论是为了3G市场的均衡发展,还是为了推动TD-SCDMA这一自主的标准的健康成长,上述环境都已经亟需改进。
宽带隐形垄断调查:收入不抵结算费
互联互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市场层面的网间结算费用。同时,人为地设置障碍的现象也层出不穷。这些都阻碍了电信业的正常发展。
2G时代曾经困扰通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在3G时代再一次成为焦点。伴随着三大运营商无线宽带市场竞争的全面打响,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不仅成为保障用户体验的关键,更成为市场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互联互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市场层面的网间结算费用。
此前,中国移动备受市场诟病的TD-SCDMA(以下简称“TD”)无线上网按流量计费模式,原因之一即在于高昂的网间结算费用。在这一层面,互联互通已经开始影响3G市场的发展。
此路不通
国内IDC出现互联互通的问题主要源于2000年“大中国电信”南北拆分的时候,从那时候起,由于竞争和市场发展的关系,互联互通问题日益突出。坦白来说,多次重组以来,并没有改变目前国内IDC互联互通现状,包括最近一次重新组成的三大运营商也没有给这种现状带来改变。IDC业内有句话人人皆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和海角,是电信和网通”。
IDC互联互通主要涉及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双方势均力敌。出现互联互通的问题是因为竞争,保护市场地盘,不存在过多的技术问题,也没有过于复杂的技术限制,主要是电信和网通的骨干网之间出口过小导致的,双方都在骨干网上卡对方的流量,怕失去客户,又怕对方过多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所以用户就像两个大池子里面的鱼,很难经这个水管从这个湖游到那个湖,访问也是如此。
涉及到互联互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竞争,技术因素很少。
互联互通在经过最初的相互砍电缆的原始混乱局面后,目前各个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整体来讲局面比较缓和。阻碍的方式已经从表面明显的争斗转移到了隐性的争斗,“并非单纯地限制接入,而是对其他运营商进行速度限制。”Frost&Sullivan首席咨询顾问王煜全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互联网接入的互通上,目前存在的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南北区域都设置相同的内容托管服务器就可见一斑。说明主导运营商在互联网访问上对于不是自己的用户隐性地采取了不能够明显察觉的措施,降低了用户感知。
在移动业务之间的互通上,目前比较规范。但是在固定业务和宽带业务上,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在本地接入资源和带宽出口上存在很大弱势,尤其是在IDC业务上,大部分的内容服务商的托管服务器并不在弱势运营商一方。
所以,中国移动发展宽带业务就会在带宽出口上遇到强势运营商的人为限制,以降低用户感知的方式逼迫用户放弃相关服务。“在监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互联端口的流量不存在波动,而是一条平滑的曲线。”中国移动相关技术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