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凤苓
华视传媒100%收购DMG,意味着DMG的众多风险投资方可以退出了。
在DMG投资方之一,戈壁基金合伙人曹嘉泰看来,就目前的环境下,能这样退出,除了高兴,还有庆幸。
可能还有不少VC仍被困在新媒体的“水深火热”之中。
2005年,分众成功上市俨然开辟了中国的新媒体江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VC、PE的支持。
Chinaventure的数据显示,2005年,户外新媒体行业共有8起投资案例,金额共达5660万美金;2006年,投资案例出现17起,涉及金额升至2.67亿美金;2007年,这个领域的投资案例更是达到26起,涉及投资金额突破3.7亿美金。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分众股价走下神坛,从几十美元跌至个位数,航美、华视的股价同样遭遇“坠落”。
股价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命的是,还有广告主“釜底抽薪”,经济危机下,广告是企业主最容易削减的预算。
而据了解,对于未上市的新媒体公司而言,在寒冬里瑟瑟发抖、“嘴唇变青”、“进行手术”甚至“病倒”的例子不难发现。
去年底,易取传媒被爆大规模“瘦身过冬”,大幅裁员,高管离职,同时,资金链出现问题。此前曾获得IDG和鼎晖几千万美金投资的易取至今未有新的融资消息。
而从2008年以来,户外媒体领域的融资消息屈指可数,亟待输血的不止易取一家。
经济危机之下,部分新媒体也在谋变。
例如百泰传媒。2009年上半年起,百泰进行战略调整,由“酒店媒体商”向“酒店渠道商”转型,从原来只做酒店杂志,到外包酒店用品的零售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媒体的意义范畴。
借壳上市也是谋变的一种。今年4月,有外媒报道,晶立传媒与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Ideation Acquisition Corp.达成协议,希望通过SPAC间接上市。晶立传媒是一家从事楼宇和户外广告的新媒体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曾获华禾投资和德意志银行的投资。
据记者了解,仍然有部分新媒体在等待到资本市场IPO,比如郁金香传媒、分时传媒等。
不过,在Credit Suisse 新媒体方面的分析师Wallace Cheung看来,目前资本市场,尤其是海外,对中国新媒体的热情已经今非昔比,再去IPO不太容易了。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也表示,新媒体上市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
行业整合被DMG首席执行官、戈壁基金合伙人曹嘉泰视为新媒体未来最好的方向,也是当下仍在其中“潜伏”的VC、PE们退出的有效途径。
“这种市场状况下,大家肯定是考虑整合,那些先整合的人选择也最多,到后面,别人再要开始整合就会比较被动。”曹嘉泰称。
而目前,投资新媒体的VC、PE们或许也对行业整合充满动力。
“这几年新媒体投了那么多,一般的VC、PE的期望就是两三年,顶多三到五年,这个时间如果看不到一个清晰的IPO前景的话,当然他们就愿意推动。”贝祥集团董事总经理文波认为。
同时,在文波看来,整合也可以把这个市场弄得清净一点,因为整合之后,规模大一点的会更强势,没有被重组的、规模小的,可能更难过甚至倒闭。
不过,整合的基础是媒体的价值。
在分众传媒创始人兼CEO江南春看来,所谓“类分众泡沫”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些类分众而言,消亡是必然的。
“分众理念的成功是基于多个要素的,第一要看是不是有效实现了细分化,满足了市场需要;第二,是否创造了一种生活轨迹的媒体沟通平台;第三,是不是构成强制性的收视,”江南春分析,“为什么叫他们类分众,就是形似神不似,没有学到分众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