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捷:近几年来,不是金融行业的第三方机构也逐渐涉足金融行业,出现了第三方支付,比如阿里巴巴、快钱、支付宝等,甚至还包括电信、移动开通的手机支付。这对银行挑战比较大。近几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但目前是市场经济,不可否认第三方支付也为客户提供的一些便利。面对这样的挑战,我认为银行自身的服务要跟上,银行的网上支付方式得有一些改善。
NBD: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金融业务的冲击?怎样实现业务模式转变?
徐捷:目前也有一些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合作,比如建行和阿里巴巴合作成立了网络(信贷)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第三方支付机构会拿出一些中小企业信息资源,需要时还会拿出对企业的评星结果资料,当然银行方面把这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一旦银行业务要进一步延伸的时候,就需要了解企业更多信息和交易内容,而这些资料又在第三方手上掌握着,它们控制了中小企业的交易行为方面的信息资讯,很多内容又是银行贷款和监管方面所需要了解的。所以,目前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沟通显得比较重要,但不排除有时在交流和交易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摩擦。
过去银行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而网络出现后,银行的业务并没有跟进。进入到网络时代,用在实体经济上的业务模型显然已经不适合,所以给了第三方支付生存空间。网上资金流通,特别是在网上购物方面,B2C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几乎形成了市场的半垄断地位,它们吸纳的民间资本比较多,还未大规模涉及吸收国有资本。早前监管部门就讨论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牌照问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涉足支付领域采取默认的态度。
现在在二代支付方式方面,各行网银正在实现互联,并制定规则。网络时代下,银行所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从实体经济服务模型到网络经济服务模型的转变。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