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经销商人士以联通为例,一般来说,各地联通的经销商都分为两种:出售话音号码的经销商,以及出售数据业务号码的经销商。一个经销商可能同时具备这两重身份。该经销商人士以他所在的北方二级城市为例,一般来说话音号码能一次进货数百张,数据业务号码能一次进货达到10万元金额,就已经是当地联通的一级经销商了。
那么,除了财力资本,联通以及移动、电信对运营商资质还有没有别的要求呢?对此,该经销商人士表示“完全没有要求”。
专家指出,在运营商的放任之下,经销商的实际销售行为就只受到适用于一切行业的工商、质监等部门监管,而缺失专业层面的监管方。“而电信运营商,作为一个企业,考虑到的是自己的收入和业绩,自然也不会去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
潜规则三
业绩压力层层释放违规促销实属无奈
一位销售SIM卡多年的上海联通经销商,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自从2008年5月电信重组启动以来,从经销商层面就明显感觉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家业绩压力不断在加大。
该经销商人士表示,之所以去年以来各地经销商套用运营商资费政策的“花样”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联通、电信两家在各地的分公司为了增长业绩发展新用户,推出了很多资费政策。另一方面就是经销商受到的来自运营商的业绩压力也比以前大了。
“以我自己为例,原来我和联通定的是每个月卖500到600张卡,他就给我最低进价,现在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000张。数据卡上,原来进10万元的货,返利基本上有一半,但现在3G的卡其实走得很不好,返利就很受影响。”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