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惠普对电脑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不断维修,也包括延长保修时间,但这没能让用户们满意,他们希望得到赔偿,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惠普能够在中国市场召回问题笔记本。
“我们其实也知道召回很难,目前中国还没有与电子产品召回相关的法律。”王昱丰律师说。事实上,惠普曾经很积极地实行过召回政策,只不过,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召回始终遥遥无期。
法律上的瓶颈并没有使王律师和他的同行们泄气,“为了解决产品质量和厂家服务的问题,召回是最理想的做法,一旦有了结果,以后的类似问题都可以有先例可循。”为此,他建议,如果问题足够严重,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企业召回,“这也是我们选择行政投诉而不是诉诸法律的原因,如果起诉,只能解决个别用户的个案。”
再过几天就是“3·15”了,王昱丰律师更希望借着“3·15”的时机,替消费者们讨个公道,“如果不能实现目标,我们也会诉诸法律,开始个案的诉讼。”
■讲述
庄明:我不可能为产品问题买单
昨天,在腾讯网上发表了自己维权经历后,庄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的故事代表着这些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渴望。
去年3月8日,庄明在宏图三胞卖场购买了惠普笔记本6531S
NH359,5个多月后的一天早上,这款产品的屏幕出现亮线,并伴随轻微的抖动,又过了一个月,屏幕已经剧烈抖动,无法工作。庄明表示,在笔记本故障发生闪屏故障后,他曾联系惠普售后服务,但一直被踢皮球,从客服热线找到工程师,又从工程师找到金牌服务商,金牌服务商又推回到惠普总部。终于在2009年9月26日,庄明的屏幕得到更换,但在此期间他只能用外接显示器工作,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此后,庄明终于决定着手维权工作,“因为我已经掏钱购买了产品,不可能为它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失来买单。”庄明对记者说。
从自发的维权讨论群,到加入170人的维权集体,庄明现在已逐渐明确了维权目标,他对记者表示,“我希望惠普首先承认自己的设计缺陷,承认闪屏之类的质量问题,并公开向广大消费者道歉。第二,我希望惠普能召回问题机型,也可以协商退机。第三,我希望能再延长保修期,而如果在保修期内再出现此类问题,一律按照发票金额退机。”
但惠普目前的回答离庄明的希望有太长的距离,这家公司对维权事件不做评论,对产品质量问题也更愿意看做个案,“我看到的一个说法,惠普说这只是个案,是他们接到的第一类案件,这样的答复很搞笑。”庄明说。
晨报记者 张黎明
图为一位市民从惠普笔记本的广告前走过。面对100多位同胞的投诉,不知这位市民对这个广告有何感受。
■回应
惠普:中国用户的烦恼只是个案
面对群情激奋的中国消费者,惠普的态度有些不置可否,在他们看来,这起事件的背后实际是一个认识问题。
“惠普的服务渠道一向是畅通的,更希望能一对一地解决用户的烦恼。”惠普中国品牌市场部总监沈激昨天对记者表示,和消费者的认识不同,他不认为惠普出现了大规模的产品质量问题,“屏的问题已经可以解决了,现在,我们能不能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惠普的态度是积极的啊。”沈激指出,目前惠普在消费品牌和商务品牌都开通了服务热线,中国惠普希望用户借助服务热线或金牌售后服务店来解决问题。但“针对未证实的事宜,惠普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