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点评:在1995年以前,电脑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因为市场原因,当时代理商卖出一台电脑获利可高达上万元。电脑在中国的普及得益于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95,配合英特尔奔腾时代的开始,电脑走下神坛。这一年,当轻视中国用户的国际品牌尚在大肆推销自己的486库存之时,联想突然发动中国PC市场的一场价格风暴,两年连续七次降价,吹响了“万元奔腾”号角,从而将昔日的市场老大AST逐出中国市场。1996年,联想PC终于坐上中国PC市场头把交椅,而一批重量级的国产PC企业:方正、同方、浪潮、实达、海信、海尔、TCL等一大批公司兴起,
DIY日渐兴盛,电脑价格从3万多跌到万元以下,价格的迅速下跌,电脑成为普通消费品。
二十世纪初:DIY的生死
2001年,陈老师大学毕业,拥有了自己平生的第一台电脑,这台朋友推荐配置的电脑,陈老师用了三年,“当时英特尔已经推出P4芯片,我配置了这个。”然而,这台电脑也给陈老师带来了烦恼,“为了节约费用,当时主板、显卡、硬盘都挑选的不入流品牌,稳定性很差”,三年后,陈老师的这台电脑宣告寿终正寝。
2004年,笔记本开始逐渐替代台式机,陈老师哥哥的笔记本常被陈老师“征用”,“但当时的笔记本可没有现在的笔记本轻薄,而轻薄一点的笔记本则价格非常高,不是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消费的。”
记者点评:2000年,当TCL开始在市场中大搅浑水之时,也许谁也没想到第二年它会被英特尔选作P4代言者。2001年那一场P4大战,注定会成为中国IT市场一个历史事件。这一次国产PC试图利用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寻找机会,联想及它身后的群雄混战,成为最主要的市场格局。这一年方正、同方、TCL、神舟等品牌渐大,而各地DIY起家的区域品牌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