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型动物园还有,野生的不详。。
據動物學家考究,五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犀牛不下十個,且一度生於歐洲和北美洲。時至今天,犀牛家族只剩下五個品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和亞洲,部分品種的數量更下跌至歷史新低(見下圖)。犀牛粗略可分為亞洲犀牛和非洲犀牛兩種。亞洲犀牛可再分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三個亞種;非洲犀牛則只有黑犀牛和白犀牛兩個亞種。犀牛體積棚大,成年犀牛最重可達三千七百多公斤,但都是素食者。
現存犀牛數目大約不足一萬五千頭,其中不足一千一百頭由各地動物園和研究機構飼養,其餘一萬四千頭為野生犀牛。如下圖所示,不論是野生還是人工飼養的亞洲犀牛,數目遠比非洲犀牛低,其中爪哇犀牛更幾近絕種,只生下六十頭左右,生活於印尼和越南山區。一對成年雌雄犀牛能於發情期相遇,不發生衝突且成功交配的機會,可想而知實在不大。
把犀牛遷往動物園或人工飼養並不是靈丹妙藥,只能暫時解決部分問題,因為近親繁殖會導致遺傳基因遺失,逐漸削弱人工飼養的犀牛族群繁殖能力,最終可能令整個族群遺傳基因缺陷而滅亡。此外,疾病和遷徒異地亦容易引致死亡。故此,與其他瀕危野生動物的存護一樣,確保野生犀牛數量穩定和回升的工作刻不容緩。亞洲主流醫藥體系一般利用犀角為嬰兒退高燒或醫治其他疾病,現已廣泛以水牛角作代用品,惟劑量須加倍才能與犀角的藥效相比。一般人和傳媒工作者大都以為犀角只是強化性機能或作催情劑的藥材,這樣的誤會曾令環保工作者與亞洲傳統醫藥業人士難以溝通,幸好各地近年已有各式各樣的研討會和溝通機會,讓兩個不同專業範疇的人士聚首一堂,認真對話。
犀牛品種 ─ 野生犀牛數目 ─人工飼養犀牛數目
黑犀牛 ─ 2,600 ─ 約240
白犀牛 ─8,465 ─ 約710
印度犀牛 ─ 2,520 ─136
爪哇犀牛 ─約60─ 0
蘇門答臘犀牛 ─ 約300─ 17
總數 ─約14,000─ 約1,100
參考資料:
http://www.jdps.tyc.edu.tw/PubAsp/D2_ShowOK.asp?K=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