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秘密会社传奇:天地会“扬名立万”
要说“立万”的由来,自然要说到天地会,因为“立万”一词就起源于天地会。所以顺便说说天地会的一些逸事。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目的是什么呢?用句套话说,为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又或者说“扬名立万”。“扬名”,这个好理解,在《孝经》里面就曾出现过,并且还有《广扬名》一章:
立身行道,扬名于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後世矣。”(《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那么“立万”怎么解释呢?今天,我们就说说“立万”的由来。
要说“立万”的由来,自然要说到天地会,因为“立万”一词就起源于天地会。所以顺便说说天地会的一些逸事。
(一)
关于天地会,大家自然多少知道一点。而这一点的东西,很可能是来自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鹿鼎记》是一本武侠小说,多有演绎的成分,很难尽实。所以大家对天地会的理解也就多有歧误。现在我们就结合这《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中关于天地会的描述,来展开我们的话题。
先说说天地会的创始时间。关于天地会的创始时间,一直争议不断,众说纷纭。现在常见的说法至少有六种,诸如“明季说”、“清初郑成功创立说”、“康熙甲寅(1674)说”、“雍正甲寅(1734)说”、“乾隆辛巳(1761)说”“乾隆丁亥(1767)说”等。其中又以“康熙甲寅说”“乾隆丁亥说”最有影响力。在《鹿鼎记》中:
蔡德忠当下将天地会的历史和规矩简略给韦小宝说知,说道:“本会的创始祖师,便是国姓爷,原姓郑,大名上成下功。当初国姓爷率领义师,进攻江南,围困江宁,功败垂成,在退回台湾之前,接纳总舵主的创议,设立了这个天地会。那时咱们的总舵主,便是国姓爷的军师。我和方兄弟、马兄弟、胡兄弟、李兄弟,以及青木堂的尹香主等等,都是国姓爷军中校尉士卒。”……(《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蔡德忠又道:“七月二十五日丑时,是本会创立的日子时辰。……”(《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由此可见,金庸采用的是“康熙甲寅郑成功创立说”,并把创会时间精确定为“甲寅七月二十五日丑时”。这很可以理解,因为按照民间流传的“西鲁故事”传说,天地会首次结盟时间就是康熙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也坚持“康熙十三年甲寅创立说”,不过对创会者是谁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而戴玄之教授在《中国秘密社会与秘密会社》中则认为天地会创始于清乾隆三十二年,而创始人也不再是郑成功、或陈近南,而是万提喜。
万提喜,又名洪二和尚,福建漳浦县高溪乡观音亭人。俗家姓郑,以万、洪为姓,显然有意附会天地会“用洪字作暗号”。可见万提喜之前存在有天地会。早期的天地会组织出现在反清复明非常激烈的清初,随着反清武装的败退,民间的反清力量转入地下,从而形成松散的反清联盟,这是天地会最早的萌芽,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渐渐形成结构严密的天地会势力。但“康乾盛世”的到来,民生渐渐好转,社会慢慢稳定,天地会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民众基础和“反清复明”的号召力,势力随之萎缩,组织趋于松散,成员日渐零落。
而万提喜于乾隆年间先在广东传授天地会,之后,他又回到故乡观音亭继续发展会众,随后广泛传至广东、台湾等地。同时成功改组天地会,减轻“反清复明”的政治色彩,加强内部的管理规范,注重与社会底层群众的结合,把以前松散的“反政府组织”,变成了一个“秘密会社”性质的社团。他亲自传授的天地会会员,成了乾隆年间粤闽一带传播天地会的重要骨干,因此他在天地会的发展厉史上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万提喜成为天地会众所敬仰的神秘人物。然而他只是天地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虽然为天地会的脱胎换骨改革转型做出杰出贡献,却并不是创始人。
(二)
上面扯得有些远了,但与“立万”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就多说了一些。下面我们再说说天地会内部的一些情况。我们接着看《鹿鼎记》:
众人一齐跪下,向灵位拜了。蔡德忠在供桌上取过一张白纸,朗声读道:
“天地万有,回复大明,灭绝胡虏。吾人当同生同死,仿桃园故事,约为兄弟,姓洪名金兰,合为一家。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日为兄,月为姊妹,复拜五祖及始祖万云龙为洪家之全神灵。吾人以甲寅七月二十五日丑时为生时。凡昔二京十三省,当一心同胡虏剿灭之天兆。吾人当行陈近南之命令,历五湖四海,以求英雄豪杰。焚香设誓,顺天行道,恢复明朝,报仇雪耻。歃血誓盟,神明降鉴。”
蔡德忠念罢演词,解释道:“韦兄弟这番话中所说桃园结义的故事,你知道吗?”韦小宝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蔡德忠道:“对了,你入了天地会,大家便都是兄弟了。我们和总舵主是兄弟,你拜了他老人家为师,大家是你的伯伯叔叔,因此你见了我们要磕头。但从今而后,大家都是兄弟,你就不用再向我们磕头了。”韦小宝应道:“是。”心想:“那好得很。”(《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这是很有趣的事情,虽然韦小宝拜陈近南为师,却可以称其为兄弟。因为天地会成员之间,俱是以兄弟相称。这是与其他秘密组织的等级森严有很大区别的
天地会成员模仿桃园三结义,“约为兄弟”,入会时要“八拜”,并赋予“八拜”以特定的含义: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一说为“姊妹”),五拜五祖神,六拜大哥万云龙,七拜陈近南先生,八拜诸弟。
“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好理解,这就是天地会称呼的来历。
“三拜日为兄,四拜月为嫂(或‘姊妹’)”,这与前面“天父、地母”结合起来看,也不难理解。
“ 五拜五祖神”,所谓的“五祖神”,是因为在传说中,有五房(即五祖)之说,即:长房蔡德忠、先锋吴天成,在福建;二房方大洪、先锋洪太岁,在广东;三房马超兴,先锋姚必达,在云南、广西;四房胡德帝,先锋李识弟,在湖广;五房李式开,先锋林永昭,在浙江、江西。相传天地会的山堂就是在这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时期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五堂分别称为青莲堂、洪顺堂、家后堂、参天堂、宏化堂。《鹿鼎记》中也提到了“五祖”及“五堂”
陈近南道:“本会共有十堂,前五房五堂,后五房五堂。前五房莲花堂、洪顺堂、家后堂、参太堂、宏化堂。后五房青木堂、赤火堂、西金堂、玄水堂、黄土堂。……”……那前五房中,长房莲花堂该管福建,二房洪顺堂该管广东,三房房家后堂该管广西,四房参太堂该管湖南、湖北,五房宏化堂该管浙江。后五房中,长房青木堂该管江苏,二房赤火堂该管贵州,三房西金堂该管四川,四房玄水堂该管云南,五房黄土堂该管中州河南。天地会为郑成功旧部所组成,主力在福建,因此莲花堂为长房,实力最强,其次为两广、两湖,更其次为浙江、江苏。(《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接下来是“六拜大哥万云龙,七拜陈近南先生,八拜诸弟”,在《鹿鼎记》中只提到“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日为兄,月为姊妹,复拜五祖及始祖万云龙为洪家之全神灵”六个就没有了,那是因为这八拜的含义其实是天地会被朝廷查禁之后,改称洪门时才出现的,那时候陈近南先生早已去世多年。而《鹿鼎记》中陈近南尚生龙活虎,台湾郑氏亦在,自然不能将自己列入这八拜之中。会中除了“大哥万云龙”之外,都算是“弟”,所以第八拜“拜诸弟”也好理解。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第六拜“拜大哥万云龙”上。在《鹿鼎记》中,金庸先生是这样写的:
蔡德忠道:“我们天地会,又称为洪门,洪就是明太祖的年号洪武。姓洪名金兰,就是洪门兄弟的意思。我洪门尊万云龙为始祖,那万云龙,就是国姓爷了。一来国姓爷真姓真名,兄弟们不敢随便乱叫;二来如果鞑子的鹰爪们听了诸多不便,所以兄弟之间,称国姓爷为万云龙。‘万’便是千千万万人,‘云龙’是云从龙。千千万万人保定大明天子,恢复我锦绣江山。韦兄弟,这是本会的秘密,可不能跟会外的朋友说起,就算茅十八爷是你的好朋友、好兄弟,也是不能跟他说的。 ”(《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在金庸先生笔下,万云龙就是郑成功,并且给予了解释:为什么不叫郑成功,而是叫万云龙。其实按照金庸先生的逻辑,既然天地会已经是秘密组织,是众所周知的“反政府武装”,被清廷知道“万云龙”就是“郑成功”又有多大关系?所以不可信。目前学术界很多人都认为,“大哥万云龙”就是前面说过的万提喜。传说中,万提喜又名洪起、云龙和尚、洪二和尚、万云龙等。(三)
加入天地会后,会中诸人便皆是兄弟。为了体现这一点,并为了纪念大哥万云龙,会中成员俱以万为姓,即为同姓兄弟。当然,改姓“万”字的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避免真名为外人尤其是清廷所侦知,以造成家庭或家族的劫难。在《鹿鼎记》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总舵主道:“我姓陈,名近南。这‘陈近南’三字,是江湖上所用。你今日既拜我为师,须得知道为师的真名。我真名叫作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之华。”说到自己真名时,压低了声音。韦小宝道:“是徒弟牢牢记在心中,不敢泄漏。”(《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可见会中诸人的真名是素不为外人所知的。
尤其是在天地会被清朝严密查禁之后,会中诸人愈发注重保密,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联络通讯方式:
一路上都有三三两两的汉子,或坐或行,巡视把守。为首的使者伸出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根手指往地下一指,把守二人点点头,也伸手做个暗号。韦小宝见这些人所发暗号各各不同,也不知是何用意。(《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还有一段:
众香主散后,陈近南拉了韦小宝的手,回到厢房之中,说道:“北京天桥上有一个卖膏药的老头儿,姓徐。别人卖膏药的旗子上,膏药都是黑色的,这徐老儿的膏药却是一半红、一半青。你要有可跟我联络,到天桥去找徐老儿便是。你问他:‘有没有清恶毒、便盲眼复明的清毒复明膏药?’他说:‘有是有,价钱太贵,要三两黄金,三两白银。’你说:‘五两黄金,五两白银卖不卖?’他便知道你是谁了。”
韦小宝大感有趣,笑道:“人家货价三两,你却还价五两,天下哪有这样的事?”
陈近南微笑道:“这是唯恐误打误撞,真有人向他去买‘清毒复明膏药’。他一听你还价黄金五两,白银五两,便问:‘为什么价钱这样贵?’你说:‘不贵,不贵,只要当真复得了明,便给你做牛做马,也是不贵。’他便说:‘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你说:‘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他又问:‘红花亭畔哪一堂?’你说:‘青木堂。’他问:‘堂上烧几柱香?’你说:‘五柱香。’烧五柱香便是香主。他是本会青木堂的兄弟,属你该管。你有什么事,可以交他办。 ”(《鹿鼎记·第八回·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常恐见无因》)
关于这类的行为方式还有很多。
由于天地会(后来的洪门)联系方式保密性前、使用范围广泛、运用人员众多,影响日广,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标准”,行走江湖之人,必打出万字姓氏,如姓赵者自称灯笼万,姓钱者自称现水万,姓孙者自称跟斗万,姓李者自称抄手万,姓周者自称匡吉万,姓吴者自称口天万,姓郑者自称四方万,姓王者自称虎头万等等。此已经形成江湖共识。传为清石玉昆所著的《小五义》中有这样一段:
伙计倒不得主意了,盘问盘问他吧,说:“真是‘河’字。”艾虎说:“可不是‘河’字孙‘河’字线上的朋友,找你们瓢把子来了。景子外有号买卖,阻倒粘值,咳拘迷子,留丁留儿势孤,先搬点出,然后兑盆儿。”这是贼坎儿话,只见艾爷继续说:“伙计我们是一个道上的朋友,寻你们头来了。这号买卖银子多咧,在城外头东南上,我一个人势孤。我喝点酒儿,好见你们头儿。”伙计说:“我就知道你是行中人,你算冤苦我了。我给你言语声儿去吧。”艾虎说:“不用,我还有句话,你先给我带了去。你们寨主是什么万儿?万儿可就是问姓。” 伙计说:“你不认得呀?”艾爷说:“闻名。”回答:“外号人称飞毛腿,叫高解。你要是初会呀,给拉号买卖,我们掌柜的准能做成。那人有多少买卖到手,你给多少是多少,你可想着我们点。你叫我带什么话?”艾虎说:“附耳上来。”(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五十八回·高家店胡乔装病 乌龙岗徐艾追贼》)
在清乾嘉以后,“万儿”渐渐由秘密会社的黑话演变成为平民生活中的一个俗语。而固定的搭配是“立万儿”就是打出响当当的名声,也随之广泛使用。
如上所说,“万儿”其实说的是姓,中国人通常说的是“姓名”,有姓有名,于是“扬名”与“立万儿”就慢慢的搭配起来使用,变成了一个成语“扬名立万”。不过这个成语出现的很晚,大约是清末民初的事情。
(本文主要参考了戴玄之教授《中国秘密社会与秘密会社》一书。)
(本文来源:网易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