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返港的舒淇,匆匆登车离开
舒淇发现有记者在场,大感愕然,更不自觉咬手指
腾讯娱乐讯 2009年4月12日 香港 自与黎明分手后,舒淇的感情至今仍未有着落,近年寄情工作,去年与葛优合作的电影《非诚勿扰》更大获好评。而向来是广告界宠儿的她,早前更穿上亮丽服饰为珠宝品牌卡地亚最新Trinity精品系列,拍摄一辑全新广告。
日前约下午5点左右,记者于机场发现穿上运动外套、打扮密实的舒淇独自从外地返港,她一发现有记者拍照即大感愕然,提到内地名导演冯小刚早前指香港人不懂欣赏内地电影时,她未有响应,并不停装着打电话而后甩身,然后急步往停车场,由司机接送离开。
冯小刚被雷太抬举香港观众
香港电影业相当辉煌的80年代,一部由张坚庭自编自导的港产片《表错七日情》里面,有以下一句对白:“这边一颗星,那边一颗星,为何要掉这星,不掉那星?”最近内地导演冯小刚爆粗骂香港电影观众不识货,何尝不是一种“只掉这星,不掉那星”的举动呢?
即使冯导演的《非诚勿扰》在内地怎么火、怎么牛、怎么吸眼球,都不能够漠视中港影视作品之间一直存在的文化差异,就连说句话都是那么的南辕北辙,冯导演不是被《非》片的150万香港票房“雷”到呀?
各地口味各不同
既然《非》片已经在内地狂收3亿多,还需要斤斤计较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蝇头小利呢?没有人会有空吧!
撇开本土特色不谈,用回香港观众的眼光去看这套戏本身,有大大的舒淇在,为什么这套戏做完,唯一的床上戏竟然是舒淇在医院?跟葛优谈情,竟然由始至终都没有搞清楚?你叫这群香港观众如何代入呢?
何况一套戏的口碑除了可以来自编、导、演、摄影的出色发挥外,也都可以是来自某些小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见解,就好似已故英国导演Derek Jarman的《Blue》,整部套戏一个多小时就拍着一个全蓝色的画面加上人声,有影评说这套戏“表达了对生命、爱、疾病、艺术的意义,还记录了导演与HIV病毒作斗争的心路历程”,记者就觉得,做观众的可能要好似当年《最佳损友》所说的那样,明明可以“看戏”,都要硬说是要“听戏”,才会认同这段影评。
岂能取悦全世界
作为电影人想一网打尽大众与小众,想一出戏杀完大中华所有地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口味在任何地方的分歧都一样,是没可能好似《非诚勿扰》那样,透过一个“分歧终端机”猜一次就可以圆满解决。
对于分歧,清雍正帝就说到了重点:“今妄生疑议,以同己为是,异己为非,互相诽讥,几同仇敌。不知人品类不齐,习尚不一,不能强异,亦不能强同,且各有长短,惟存其长,弃其短,则彼此可以相安。”
香港人不识货,他们只不过是只识西洋来路货,由提款卡挑西文做操作语言,到有事无事去星巴克扮西方知识分子,以至踢走八和,迎萨瓦纳入主前北九龙裁判法院,这些就是不识货啊?香港人不是全部都崇洋,其中也都有不少古今中外,只知崇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