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成熟了,近十年的“焦点生活”,过完42岁生日后,马云开始深沉,但依然遮挡不住那股子锐利和锋芒。
采访马云那天,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记者有幸领略了杭州西子湖的“风情万种”,心境一直延续到抵达马云办公室的那一刻。
下午两点半,马云刚刚送走来访的客人,宽大的办公桌上有些凌乱。马云的办公室不大,至少是记者采访过的大企业CEO中最小的一个:一桌、一椅、两个沙发、两米多长的鱼缸,组成了阿里巴巴的中枢神经和决策空间。
胡乱地吃了几口盒饭之后,马云从办公桌“跳转”到记者面前的椅子上,但跷起二郎腿的瘦小身躯不住地往下出溜儿,在背部即将触及靠背时又猛地蹦起来。在鱼缸前踱了几步之后,马云开始定气。看得出此时的他有些“紧张”,似乎眼前不仅是一次《新财经》的专访,而是在作着某种决策前的思考。
创业:蓝海与狼道
如果用动物来比喻创业型的企业家,狼是再适合不过的代言: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猎物、对目标绝不轻易放弃、群体作战。马云具备狼的所有特性,加上当年互联网的疯狂,马云成功了。
然而,互联网并非马云专长。1995年首次接触互联网的马云,是因为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赴美国西雅图催债。长了见识的马云首先想到在网上为他的外文翻译社做广告,一试见效,翻译社轻易间得到了美国、日本等国际订单。初次尝到互联网的甜头,马云嗅到了金矿的诱人味道。
“时不我待,舍我其谁!”回国后,马云立即召集妻子和朋友,成立了其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叫做“中国黄页”。他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国内企业收取的费用。
第二年,“中国黄页”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飙到700万元人民币,马云对互联网的热情也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建让马云声名大噪。2003年,他又带领团队创办了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2004年,马云创办的“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2005年,阿里巴巴兼并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在华的所有资产,在震动全球互联网业的同时,阿里巴巴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敏锐的嗅觉,果敢的决断,再加上拥有优良的团队,马云走向了辉煌。但成功后的他,反而变得异常谨慎:“再创业,我不会选择互联网。”
马云的理由很简单,“当边上的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你应该想想传统行业。当大家都在做传统企业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其他行业。千军过独木桥,再宽的路也很容易被踩死。”
错位经营企业才能避免竞争、赢得商机。狼拥有了充足的食物,也就有了高枕无忧的理由。马云的阿里巴巴已经占领了互联网大部分高端资源,具备了绝对的垄断优势。虽然他一再声称不介入传统行业,但阿里巴巴的线上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行业。
守业:整合雅虎中国
马云整合资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他认为最要紧的不是整合资源,而是如何迅速抓住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和抢占市场。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继续扩大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份额,为此,马云经历了创业以来最难熬的时期。毕竟,雅虎来到中国七年,依然是一副不中不洋的样子,作为门户网站内容却不宽泛,说是搜索引擎技术却不成熟。时隔七年,马云意在将雅虎重归搜索,其方略并不复杂:以最主流的概念——搜索为技术基础,结合娱乐等大众内容,尽可能获得普通用户。
马云首先“砍”掉了雅虎中国部分庞杂业务,主攻搜索,打出“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的旗号。马云对这个旗号做出解释,“其中的搜索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搜索概念。”在马云的理解中,搜索永远只是一个工具。
但新的雅虎也绝对不是以前的门户概念。如今登陆雅虎中国,明显感觉到雅虎搜索的重要性,网站的搜索框占据网页的首要位置,模样与百度、Google的首页非常相似。
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阿里巴巴将获得雅虎全球领先的搜索平台技术支持及强大的产品研发保障,巩固和扩大其在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优势,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国际发展机遇。
如今,马云耗费了一年的时间为雅虎中国做了手术,虽然结果是雅虎中国仍需拄着拐杖走路,但终究脱离了危险期。当这个消息从阿里巴巴的网商大会上传出时,各种媒体关于“雅虎兵败中国”的消息和评论席卷而来,这些推测未免有些武断。
据了解,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之初就为雅虎中国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第一年救活,第二年健康,第三年强大。”但对于马云来讲,这无疑是个“赌博”。
时间仅过一年就可以注定收购雅虎中国的失败?退一步讲,就算失败,是否能把阿里巴巴置于死地?
其实,雅虎中国的收购成败只是阿里巴巴业务中的一环,即使真的失败了,再出售雅虎中国也并非一文不值。项目可以失败,只要战略得当,同样可以抢夺资源。
今天,阿里巴巴服务的商人达到1800万,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都有1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即便雅虎中国耗去马云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但这个和阿里巴巴业务形成互补的网站给马云带来的技术和全球资讯平台,以及带给马云收购整合国际企业的经验,无疑是价值连城的。为了最后这个理由,马云也要保住雅虎中国。
心态成就梦想
“永不放弃”这四个字被太多的成功人士纳入成功秘诀,当问及马云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未能免俗。似乎很多功勋人物背后都是这样的心态,反之则难成立。
在互联网公司纷纷追逐资本的时候,马云的阿里巴巴却至今没有上市。如果不嫁接资本,还不知道是否可以见到今天的新浪、搜狐和网易。阿里巴巴不上市,马云是如何盘算的?是时机不成熟,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或是怕上市后的财务数据透明?
马云坚决否定了外界对阿里巴巴财务方面的猜忌,“我说了很多次,如果大家依然不相信阿里巴巴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我也没有必要再解释什么。想把企业做多大,希望企业往哪里走,企业怎么样会更好,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上市圈到钱就行了,而阿里巴巴希望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希望影响互联网。”
“阿里巴巴一定会上市,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也没有上市的必要。”马云补充道。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马云预测,阿里巴巴在未来五年内会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1000亿元的产业链价值,阿里巴巴一定会走向全球。从现在开始,十年之内将会有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加入世界500强的阵营,马云希望那就是他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与网商大会
阿里巴巴的网商大会已经连续召开了两届,此次是第三届,其中最重头的内容就是颁布“十大网商”的评选结果。
网络的虚幻决定了“诚信”的头等重要性,能够被列入“十大网商”的网上店铺,无疑就贴上了“诚信”的标签。记者随机采访了作为“十大网商”候选人之一的陈记强。
前两年的落选经历并没有击退陈记强再次参选的热情。他坚信,如果可以获得“十大网商”称号,将会给公司的品牌、业绩、产能等方面带来大幅提升。
据了解,陈记强在网上开店之前从未开过公司,他的头笔生意就是在网上完成的,如今,他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网上网下同时交易。
瑞尔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天云是上届“十大网商”之一,他凭着6000万元的销售额成为网商们关注的焦点人物。对于路天云来说,是否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商大会对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包括对价值观的重新塑造、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整个思维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