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地质学的一项新发现近日对板块构造学说提出挑战,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声称,在地球的历史上,板块漂移曾至少停顿过一次,而且这种停顿在今后可能会再次发生,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地球表层附有坚硬的岩石圈,下面是黏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板块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可以发生几千公里的大规模水平位移,而板块构造学说的关键性理论即是这种位移始终保持缓慢但从未曾停止的状态。
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指出,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而现今大多数俯冲带位于太平洋盆地。按照推测,3.5亿年后西移的美洲大陆碰撞到亚欧大陆,太平洋盆地将会呈现闭合,而届时地球上大部分的俯冲带也将同时消失。这一现象将使板块停止位移直到新的俯冲带出现,但现在人们对于俯冲带出现的初始状态知之甚少。
科学家同样出示了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古代火成岩显示出,约10亿年前,火山与俯冲带的活动曾呈现一段暂停状态,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失去的热量比现有机制估测的要少。
以往的板块构造说对于板块构造活动总的轮廓已比较清楚,但关于其动力学作用和成因演化还不十分明确。卡内基研究所科学家提出的这个理论为板块运动的历史过程提出了新细节,昭示着板块构造的简单模式也许会被放弃,新的构思和学说正随着新的研究发现而产生。
实习生 张梦然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