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将中医学比哲学层面来看,比现代医学更具有“智慧”色彩,它是由知识、能力及经验综合升华而成的人体生命科学,它超乎所谓的“纯知识”、“纯技术”的层面。
当现代医学为一种未见的疾病束手无策时,中医则可用“辨证论治”为武器,以“平衡和谐”的理念对其进行诊治。如将艾滋病、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纳入辨证论治的范围,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比较而言,现代医学对新出现疾病的处理往往较长。在现实的临床实践活动中,中医临床医生常接手一些对西医疗效不佳或束手无策的患者,并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中医的“智慧性”在未来的岁月中更具有临床优势及迎接新疾病挑战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就科学的创造发展之原动力而言,人们的智慧要比单纯拥有知识更为有用,诸多创新型人才所创建的理论或许不太完备,或者其创新的东西论证不那么有力,或者其细微之处也不那么清晰,但都善于抓住根本和要点,撇开干扰的、多余的、不必要的部分,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刘完素的“火热论”,张子和的“攻邪论”,朱丹溪的“滋阴论”,王清任的“气血论”等。
从古至今,熟读医书,学富五车的人很多,但能突破旧说,创立新说的人却少之双少,杨振宁博士曾说:“一个好学生不在于具有优秀的成绩,而在于具有良好的思维形式”。同时,一个好的中医,要有才识优于学问、悟性超过记性,其思维能力、智慧形式较为出众的中医才是现代医学所需的素质。庞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