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5.30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论,
品牌:熊学高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7309037189
·条码:9787309037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院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课教材,也是复旦大学“十五”重点建设课程的教材之一。书中除介绍了传统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增加了认知语言学、语义和句法接面等内容,并采纳了以点带面、纵向分析大于横向分析的叙述方法,因此,不但有触发读者深入思考语言学领域内有代表性的内容之作用,更为教方和学方在使用这本书上留下了较大的回旋余地。
作者简介
熊学亮,1952年8月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现代英语研究所所长。早期从事英语传统语法研究,后转向生成语言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是话语分析研究。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将研究的范围逐步扩大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迄今己发表文章一百三十余篇,出书九种。代表论文有:“信仰空间的话语功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话语连续性的图式分解研究”,《外国语》2001年第3期;“认知相关、交际相关和逻辑相关”,《现代外语》》2000年第1期;“认知语境的语用可及程度分析”,《外国语》1999年第6期;First person zero anaphor as a cognitive unit in Chinese,《WORD》Dec.1998,vol.49,No.3:383-403;“含义分类标准评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语用学和认知语境”,《外语学刊》1996年第3期;“单向语境推导初探”,《现代外语》1996年第2期和第3期;“多维世界信息在语篇里的线性结构分析”,《外国语》1995年第3期等。代表著作有:《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英汉前指现象对比》,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等。承担国家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项目共十项。
媒体推荐
后记
由于是为一个学期的语言学教学所设计的,这本小书写到这里只好戛然而止了,可能留下了一丝意犹未尽的遗憾。不过我想,语言学所涉及的内容如浩瀚的海洋,把书写得再厚,也无法详尽无遗地论述所有的方方面面,这样心情就平静了一些。按写书前设计的理念,点到其最有代表之处并能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有理有节和自圆其说的目的,也算是一种写法。至于本书是否已将这一愿望付诸于现实,还有待读者们的评判。读者的意见将成为本书再版时的重要修改依据。
本书的写作理念是以点带面,因此分析这本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状况,对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03年上半年,本书的胶印本作为《语言学导论》这门基础课的教材,向复旦大学全校的学生推出,由各院系学生上网自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选课人数的上限(即最多选课人数)定在50人的水平线上,原因是上语言学的课往往还需要在师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交流,并期待从学生那里有一定的定期反馈,因此与做形势报告面对几百号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最后实际的选课人数即实际来听这门课的人数达到了58人。选课者来自数学系、社会学系、哲学系、物理学系、电子工程系、国际金融系、财政学系、中文系、外文系、新闻学院、管理科学系、世界经济系、应用力学系、统计运筹学系、财务学系、药学系等。在2003年4--5月“非典”肆虐期间,尽管教室偏小无法达到一人一桌的安全水平,尽管校方对走渎学生有一些听课的限制规定,尽管上课教师也从不点名,但即使在4---5月这一“非安全”期间,来听课的学生人数仍然保持在选课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或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实,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证明语言学这门课并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
对本课的考核采取让学生自选题目撰写论文的方法,共收到有效论文53篇,占选课人数的91.4%。其余的由于特殊原因(如韩国学生因“非典”的原因要提前回国)而提前参加了课堂内考试,因而未写出沦文。学生自选题目做论文的分布情况如下:语音学1人(占1.9%);形态学12人(占X.6%);句法学18人(占34.0%);语义学7人(占13.2%);语用学15人(占28.3%)。从而形成了下列的“学生作业兴趣排序图”:
句法学语用学形态学语义学语音学
必须说明的是,只有1人选习了语音学作业,这并不意味着语音学就没有语言学的意义或价值,而最多意味着该范畴具有相当的枯燥乏味性而不讨学生喜欢。记得几年前有一位国际著名的语音学家来我系讲学,结果去听的人寥寥无几,场面弄得很尴尬。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把语音学和音系学这两种内容含量其实非常丰富的学科压缩在一章内从简从精讲述的主要缘由。此外,本书将语义学内容按词汇语义学和语句语义学分成两章讲述,原因是语义学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占有很重的份量,那么为什么学生作业的兴趣仅占13.2%而排在第4位呢?
在选做语义学作业的7位同学中,有1人选择的是纯哲学思辨的内容,有3人选做先设的课题,另有3人选做的是被动表达。看来,7人中有6人选择了语句语义学方面的内容,其实是迎合了本书的内容布局。本书把先设当成以点带面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相对占有较多的篇幅;在语义学(Ⅱ)中纳入被动表达项目,其实是考虑了这种语言现象以语义因素作为触发因素的实际语法效果以及在语义和句法接面中语义所起的主要作用。这些都是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必须考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学生选做这两方面的课题是可以理解的。再则,考虑做成率,学生可能会竭力避免语义学(Ⅰ)章中所包括的比较抽象的思辨内容。而这些内容在日后的教学中,大有进一步开发的余地。
……
目录
作者的话
第一章 语言的性质
第一节 交际略谈
第二节 其他交际方式示例
第三节 人类语言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语言学的体系性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五、语言的离散性(discreteness)
语言离散性的分析角度,正好和语言的生成性和双重性相反。离散性指的是,无论人说话的速度如何快,语流中的成分如何被省略或忽视,快速语流最终都可以被分析成基本的语言成分和语音成分。比如我们可以把快速英语语流[itzabau’buks]在词汇层面上分析成lisabout和books四个词语,在形位层面上分析成/it/、/iz/、/abauV/、/buk/和/s/五个有意义的单位,并可以进一步在语音层面上将其分析成[i]、[t]、[i]、[z]、[a]、[b)、[a]、
[u]、[1]、[b)、[u]、[k]和[s]等语音单位。
据说海豚的语音系统极其发达,能辨别五千多种声音。这种多音系统可能和一音一义的配对有关,故每一种声音模式无论长短和复杂程度如何,均不具有离散性的特点,即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析成更小的单位。上面我们在分析猫的叫声[时,也说过不必将其进一步分解成[o]和[门两个语音,也就是说类似[。门的猫语没有离散性的特点。
六、语言的习得性(1earnabiaty)
语言的习得性,指的是语言知识的获得同时依赖人的先天和后天因素。
美国生成语言学家Chomsky(1995)的语言哲学思想,以“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nnnar)为终极目标。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天赋,即LAD是人习得语言的先天因素,是语言习得的初始阶段(initial stage或State-0),其中数量有限的原则体系,规定具体语言的习得范围。有了这种机制,人出生后通过与语言非常有限的接触(即语言暴露),有关原则就可以参数化成具体的语言规则,或由初始
阶段成长成具体语言,即是一种State-0一L的过程。这就是有名的PPH假设(principles-and-g,arametershypothesis)。
比如,“形成问句”(question formation)是一种普遍原则,故是LAD中的一员。我们设想不出一种浯言如果不能提问将会是一番什么光景。然而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有的语言(如英语)要求疑问成分(即WH词语)自句中的有关位置前移到句首,而有的语言(如中文)却规定疑问词原位不挪(insitu),如把You bout some books.转变成What did you buy?和“你买了一些书”转变成“你买了什么?”之间的差别。假如把“形成问句”规定成普遍原则,把“前移”和“原位”规定成具体语言中该原则的两种参数,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者的语言习得机制会自动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择其中的一种参数并很快将其固定下来,成为具体语言(如中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