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海起伏的大潮中,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往往非常关注“老板”和“老板们”的事业、生活甚至喜怒哀乐。在“老板”的生涯中似乎充满了成功的秘诀、起飞的捷径,或者还有可以模仿和可能借鉴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更多的老板觉得人们的关注是一种负担、一种误解。一位在大家看来确实相当成功的“老板”曾经颇为感慨的说:除了累还是累。如果真有什么“成功”可谈,无非是目前还没有跌倒而已:商战无情,不败就是成功。
尽管如此,我们透过这些家纺精英艰辛历程的背后,还是读到了他们搏击商海的大大小小“战役”后,找到“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手段和方法,并且聆听到他们熠熠闪光的真知灼见和心得体会。这些,对每一个渴望获得财富的后来者,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使我们学习到搏击商海的本领,使我们在商战之中少走弯路,立于不败,
一步步走向财富之巅。
梦兰集团,从不起眼的村办小工厂,到中国家纺企业的前“十强”;钱月宝从普通的农村女性到中国名牌企业的管理者,并入选“中国十大女杰”,当选为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探索梦兰集团成功的秘诀,钱月宝认为:“创业没有男女性别之分,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弘扬富有时代特色的创业、创新、创造精神。”
逆境求生展现巾帼气概
1983年,钱月宝贷款2万元建起200平方米简陋的新厂房,开始在国内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钱月宝给企业产品起了一个富有朦胧诗意的名称——梦兰。梦兰产品展现的典雅、明快、新颖、独特的现代美,以及“好梦开始的地方”这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广告词传遍祖国山山水水,并且跨越重洋,走向世界。
2000年,梦兰集团创出中国家纺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以后,自加压力,负重拼搏,2001年,又在全国床上用品行业第一个取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记准用证、国家环境标志产品认证,2005年获国际生态纺织品CQC认证,这是把梦兰产品打向国际市场的绿卡。在国内工商企业的角逐中,击败了数以万计的对手,跻身于首批命名的全国五十家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行列。
钱月宝始终坚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常盛不衰的动力。为了推出糅合中西文化精华的梦兰新品,梦兰集团把产品开发的主体转向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来到梦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同时还把产品开发的思路引向科学的殿堂,与中国纺大等大专院校结下良缘,联合研制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系列新品。为了加快开拓与世界名品同台共舞的空间,梦兰集团在每年于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重点推出的金梦兰参展系列,都是定位在追求高尚生活品质,展现多样化的审美情趣。通过每一场成功的展示,弘扬企业与时俱进的品牌文化和品牌理念,把产品的创新升华为品牌的创新,从而推动梦兰适时适度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优。
用财富爱心回馈社会
走进今日梦兰村,道路宽敞、绿树成荫、流水清澈、别墅成群,家乡的巨变醉了全村人的心。通过企业招工和外发加工,梦兰集团为本地、周边和中西部贫困地区安排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梦兰村90%以上的劳力在梦兰集团就业,职工享受城镇企业参保和农民失地参保的双重社会保险;老年村民也享受农村社保和村养老金制度的双重待遇。去年,梦兰还从村级经济集体积累中提取部分资金量化到每个村民,使村民变为股民,让每个村民从企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多年来,在抗洪赈灾、慈善捐资、爱心助学、抗击非典等各项活动中,梦兰集团都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奋斗出来的财富去回报社会。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梦兰集团先后向社会捐助达4500多万元,钱月宝从个人收入中支付的社会捐助也达600万元,先后与云南丽江,家乡常熟,周总理故乡淮安和江苏省宿迁市的上千名贫困儿童结成对子,每年从个人收入中提取资金捐助给这些孩子,使他们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把扶贫济困的甘露洒向了祖国各地。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