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崔游(著名服装设计师)
面料业是一个需要长期、大量投入研发资金,而很难马上见到效益的产业,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想成为真正的服装强国,一定要补齐我们的“短板”。
记者(以下简称记):提到时尚性,当前国内面料与国际一流的品牌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您怎么看?
崔游(以下简称崔):国内面料企业的创新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在行业各方面的努力下也有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在于面料的时尚性跟不上。
这几年国内的家纺发展很快,因为家纺产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缩短了信息路径,对大众的需求了解最直接,市场反馈快,因而可以及时捕捉到商机。同理,面料也要积极收集市场信息,将自己的开发方向与市场紧密结合,才能找到真正的时尚和确实在流行的“流行”。
记:面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也是服装业的“短板”,该如何提高自产面料的附加值?
崔:又要说到目前国内面料的现状。应该说从技术、工艺和新材料运用来看,国内面料已经不比国际上逊色,这是因为面料企业有大批的技术人才,但是近几年来纺织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与成品价格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设计,面料产品将日趋同质化,附加值上不来,企业出卖的只是原料和人力。
问题就在于,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面料设计师一直没有被明确,也因此没有几家企业有既通技术又懂设计的人才。在商品企划期间,设计元素应在计划范畴内。
设计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团队合作。由对流行趋势的预测、对消费者心理的调查等来形成,而企业培养这样一个团队很难,服装设计师介入弥补了这一缺失。
记:企业在培养服装面料设计师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崔:生产型的企业肯花大价钱购进国际先进设备,将大部分精力和财力砸向硬件;肯大排场地与客户吃吃喝喝,费尽心思维系客户。却往往不愿在设计人才上投入。
无论是面料还是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都需要一个周期,不能急功近利。其实一个面料企业的发展进程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意识,很多企业认为面料的设计点就在技术、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其实不是,就拿变化最少的男装毛纺面料来说,颜色大多以灰黑蓝为主,由此延伸亮灰、暗灰;嵌条上的变化,宽窄、深浅;纹路上的细节变化等等。
这些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操作。消费者是很敏感的,他们能从细微变化中感受到流行的风向标。很多企业请大客户参与,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终端需求。
信息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