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为去年异彩纷呈的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而喝彩时,当我们还沉浸在那场激动人心的深圳·哈尔滨国际时装周时……,时尚界的著名“策展人”——沈永芳女士带着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深刻总结过去,激扬规划未来,力致将深圳的时尚进行到底。
记者:近年来,深圳服装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格局。作为时尚城市的深圳,在过去两年里总体服装发展情况怎样?
沈永芳:2005年,深圳服装业实现产值620亿元人民币,出口57亿美元,有服装企业34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自有品牌1000多个,其中国内知名品牌10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在部分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
2005年深圳服装产品的市场结构仍以外销出口为主。服装产品出口量占63%,出口值占64.3%,出口外销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梭织便服、西服出口值占行业出口总值41.5%,成为本行业的主要出口产品。由于深圳毗邻香港,对世界服装流行讯息吸收快,服装在款式、面料、色彩较新颖;工艺水平较高,在国内中、高档服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记者:作为行业内的权威指导机构,可否简短回顾一下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去年的工作情况。
沈永芳: CHIC2005,深圳又一次组团,以 “动感鹏城”为主题展开系列推广活动。此外,协会秘书处还组织10多家企业参加香港时装展,组织部分企业去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的专业展览会观摩考察;
协会努力寻找各种机会进行内外交流与合作,如去年中秋前夕在华南城举办“平湖秋月夜,情系华南城”大型联谊活动。协会还与韩国、香港、杭州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协会与展览机构合作,代理深圳服装交易会的组团和招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圳时装周移师哈尔滨举行,把时装周办成流动的时装周,让深圳的服装品牌借助于时装周开拓东北及俄罗斯东欧市场;
7月上旬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交易会规模和档次再创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国内同类第二大展会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拉动了深圳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们协会还经过艰苦努力,让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提高了深圳市服装产业整个基地建筑容积率,为入驻企业争取得了利益。
记者:在发展深圳的服装产业方面,今年协会有何展望。
沈永芳:对于内销企业来说,国内服装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企业只有尽快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立足。特别是那些实力弱、起步晚的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深圳服装业的集团优势,快速稳步地实现市场扩展,早日迈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正确轨道。协会将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展一直是品牌服装企业实现快速扩张的有效渠道之一。对于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我们协会将继续组团参加。继续办好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以及第四届深圳国际时装周。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国外知名展览。力争使上述组团和展览的规模、档次再上新台阶。
此外,协会将加大力度促进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力争今年底基地有一个雏形,明年全部完工投产。研发中心将进一步实现市场化运作,使其在改造提升产业素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人才培训、办学方面也将寻求新的突破。通过协会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深圳服装业一定能开创一个更加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
记者:据悉,这次CHIC2006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深圳展团将与杭州展团联合起来做一些推广活动,请问这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呢?
沈永芳:4月4日,我们将联合杭派女装商会在北京的昆仑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深杭女装各具优势,既构成竞争,又形成互补,但更多的是互补。在这样一个讲求协作、多赢的时代,寻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应是两地女装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杭州的文化优势、人才优势和丝绸产业优势,与深圳的产业配套优势、信息优势和观念优势相补充,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必将极大地促进两地服装业的发展,开创中国女装的新时代。
我们这次将以CHIC为契机,整合资源,强势推广深杭女装整体形象;通过联合推广活动,建立两地服装业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信息来源:ct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