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缺乏基本的战争常识,首先讲一下秦军的特点,秦军是一支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常备军队。秦军队组成由战车兵(轻重战车)、长矛(戈)兵、剑盾兵、弓弩兵、骑兵(轻、重骑兵),工兵(操作各种专用器具,如:巨盾、拒马、冲车、重弩)等组成。秦军战阵是诸兵种协同的战阵。战阵本身可出击攻敌,可坚守拒敌,可交替掩护回撤。
真正的战阵外围先设拒马、钉板、马刺、陷坑构成第一道防线。战车与巨盾、长矛第二道防线构成,弩兵实际在两道防线之间驻守,并配以一定量的剑盾兵和长矛(戈)兵。防线外按远近配有2人到几百人一组不等的斥候兵,用以刺探情报、骚扰敌军。阵中各军,以战斗队形拱卫中军,中军一般是战斗力最强的战斗部队。战阵中主攻的部队一般处于半休整状态。如果对方侧击军阵,会首先面对斥候部队的袭扰,斥候部队会很快将军情传递给中军。中均会根据敌情调整部署。当敌军如骑兵对攻击战阵时,会先受到保护战阵外围弓弩兵的狙击,当敌军迫近战阵或攻入第一道防线时,弓弩兵会在长戈兵和剑盾病的掩护下车入第二道防线,同时战阵会适时的派出截击部队,对敌军发动反冲击,如可以正面反冲锋、迂回侧击、两翼夹击等。战阵的进攻这里不讲了,下面讲讲马其顿方阵的特点。
马其顿方阵最大的特点是正面强大的攻击力,但要看对谁,其正面为长达6米以上的长矛组成的丛林,几乎无坚不摧。但其机动性极差,移动缓慢(想象一下几个人抬着好几米长的大长矛能走的快吗),短时间转向几乎不可能,如果两翼遭到攻击几乎只有挨宰的份(太挤了,长矛也比较重,手里没其他兵器)。还有那时的骑兵没有马蹬,所以,嘿嘿,打起来比较容易。马其顿方阵的盾牌并不多,其本阵是弓弩兵最好的靶子(射死几个,阵脚就乱了,本来就挤,躺下几个,后面的一倒,很快就动不了了,不是靶子是什吗)。两翼的伙伴骑兵好不到哪去,他们是轻骑兵,防护一般,先不说弓弩下的伤亡,没马蹬跳拒马,可不容易,过战车更没门。这种方阵哄哄其他国家还可以,来中国,白给。
另外,谁说弩兵不能斜射了,告诉你过去弓弩有直瞄和漫射两种,漫射就乱箭,属区域性火力压制。一楼的多看点书吧,你实在有点数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