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际舆论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将形成美、俄、欧、中在该领域“四强争霸”的格局。欧洲某些人士担心,“北斗”系统的加速开发和伽利略计划的进展不力将使欧洲在全球卫星定位领域的竞争中大大落后,从而在21世纪高科技阵地争夺战中丧失有利位置。
世界新闻报3月29日报道 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曾雄心勃勃想超越美国的GPS,但在计划启动5年后,各企业却为利益分配问题陷入严重内斗,严重阻碍了系统的开发进度。
连日来,已经启动5年之久的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眼球。由于参与该计划的欧洲空间企业巨头们围绕利益分配问题的内斗导致这一工程进度一再延迟,忍无可忍的欧盟理事会于3月22日发出了“最后通牒”,限期有关参与企业完成合同谈判,否则将可能失去游戏资格。
“伽利略”的民用信号精度达1米,精度指标已与美国GPS的军用信号相当
欧盟向“伽利略”发最后通牒
在22日举行的欧盟交通部长理事会会议上,举步维艰的伽利略计划成了焦点议题。会议认真研究了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副主席雅克·巴罗本月14日提交的有关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发出“最后通牒”,责令参与伽利略计划开发阶段工程项目的各私营企业在5月10日前就组建单一联合母公司及公司总裁人选达成一致,以保证有关签订伽利略系统开发和运行许可权协议的谈判得以继续。
与会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雅克·巴罗表示,欧委会不会中止伽利略计划的实施,但如果现有的中标企业不积极回应,欧委会将考虑所有可能性,包括对系统开发工程重新招标。不过他同时缓和了语气:“我们还没走到这一步,我想各家企业会充分重视我们设定的这个最后期限的。”
中国于2000年投入使用的“北斗一号”系统
伽利略计划搞不清谁当头
然而,就像曲折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本身一样,作为“欧洲工程”的伽利略计划在从政治雄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利益纷争的掣肘。早在计划启动之初,欧盟各国就围绕如何分摊启动费用龃龉不断。由于德国和意大利在“谁当领头人”的问题上互不相让,伽利略计划一度面临搁浅的危险。
这一问题解决后,伽利略计划很快又陷入新的危机。按照原计划,伽利略系统应由以欧洲航天局为代表的公共监督机构和由私营企业组成的一家联合母公司共同开发,后者享有为期20年的伽利略系统开发运营特许权。经过复杂而艰难的招投标程序,欧洲航天局选定了8家空间行业集团,包括欧洲最大的航空航天和军工企业、空中客车公司的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法国泰雷兹公司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意大利机械工业投资公司、西班牙AENA公司和HISPASAT公司以及德国电信公司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组建的联合企业(TeleOp)。根据双方2005年12月签订的合同,各参与企业应在2006年底以前结束有关特许权分配协议的谈判,并组建一个单一的联合母公司并任命一位可代表各企业做出最高决定的公司总裁。但随后的进展却让人大跌眼镜。